2007/03/12 | 确凿真理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7) | 发表于 16:24


  世事浩如烟海变幻莫测,跟着感觉走临时应付,无异于自暴自弃。为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人们渴望掌握颠扑不破的确凿真理,凭了它,便可化繁为简以不变应万变,如鱼得水一帆风顺。英国大哲罗素爱心博大,以为世界找到若干“确凿”的真理为己任,一生兢兢业业,享年99岁之久,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基本伦理。将心比心,自己不喜欢承受的,也就不要强加于他人;不喜欢绿帽,就别费事给他人戴绿帽;不喜欢被人欺负,就别欺负他人;不喜欢被人议论隐私,就别对他人的隐私太感兴趣;不喜欢上当受骗,就别弄虚作假……举一反三,似乎可以囊括无穷。可惜问题没有这么简单,谁都不喜欢他人对自己“疾言厉色”,但这是否意谓在教育或管理中须无条件地排除“疾言厉色”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的逻辑推论“己所欲,可施于人”,就更经不起推敲了:你喜欢吸烟,能要求别人也吸烟么?你喜欢当官发财,能要求别人也唯此为大么?你的脑袋喜欢被人家管着,能要求别人也有此嗜好么?
  不错,要“童叟无欺”,然而,如果一个得了绝症的病人向你咨询病情,你该不该坦诚相告呢?如果你有幸“躬逢”1957年的“阳谋”或者“无产阶级大革命”的盛典,你该不该如实表达肯定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穷灾难的“不同意见”呢?
  “善良和宽容”,当然是好品德。如果你恰好呆在一个大家都很仁慈的环境,你会很幸福。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好运,一个单位有那么一两个势利奸滑之徒并不奇怪,一味善良一味宽容,往往不会使之有所节制善,反而会刺激他们变本加厉,直到你终于退无可退忍无可忍!有些小人正是老实人的好脾气给惯出来的,从这一点讲,说老实是无用的同义语不算十分冤枉。
  “与时俱进”与“知足常乐”,如果话分两头,都可以引经据典讲出一番非常动人的大道理。然而“不是冤家不聚头”,万一两者不期而遇,如果你的学生或孩子请你明确表态:到底赞成前者还是支持后者?也许,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它!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