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家办了个私塾学堂,老师是贾代儒,他有个孙子叫贾瑞,这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他不顾自己身份地位,贪恋王熙凤美色,主动找上门去,言语挑逗,试图勾引。凤姐对此人鄙而恶之,却又故做媚眼,假意殷勤,巧设相思局,诱贾瑞步步深入。
贾瑞轻薄而愚蠢,凤姐两句好话,他就如鱼吞钩,赌咒发誓,说出“天打雷劈”、“死也愿意”的话来。当晚,他被凤姐骗在个穿堂小道中,活活冻了一夜。又因一宿未归受贾代儒重罚,很吃了些苦头。他痴心不改,还找凤姐,凤姐反抱怨他失信,使得贾瑞以为凤姐真心待他。二次约见,不料更惨,先被凤姐派来的两个相好的男子戏弄一番,再被泼了一身污水,冻得他冰冷打战地逃回家去。
贾瑞回去后病了,总算明白过来,凤姐在耍弄他,恨恨的,但想起凤姐模样,又丢舍不下,真正是爱恨交加。他病得不轻,吃药也不顶用,眼看不行了,听得门外有道士经过,请进来,贾瑞一把拉住,在枕上连连叩首,直叫菩萨救我。他此时活命心切,一副可怜相。道士说这病非药可医,但有件叫“风月宝鉴”的镜子可借他一用,并叮嘱只可照看这铜镜背面,万不可看正面。贾瑞若遵了这话去做,本是能活命的,但他性格轻浮,试了不该看的那一面,却见凤姐媚态万千地在镜子里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恍惚间就进了那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出来时浑身大汗,虚弱无力了。重病之人,哪里经得起如此折腾,但贾瑞总觉不够,难以满足,就再看那铜镜正面,就又进去,颠鸾倒凤,如此者三四次,直到一命呜呼,可怜他被阎王派来的小鬼拘走之际,还抢着要捡铜镜,大呼一声:“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这是刻画人性弱点的十分经典的一个情节,贾瑞至死不悟,至死不悔,虽然他怕死,活命心切,还是成了自己情欲的牺牲品。理性竟如此地脆弱,完全让位于欲望,就连死亡的惩罚,都没了警戒的作用!情欲本无罪恶可言,但它为什么失控,依着什么魔力迷惑了人的理性,使人们走向毁灭,这一问题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当今的许多“贾瑞”和贪官。
贪官现今涉案款额是越来越大了,几百万是个常数,上千万也算不得稀奇;贪官包二奶养情妇也成打成群,常换常新,流水不断。普通百姓最不解的一个问题,是贪那么多干什么,受用得了吗,何必搭上命去!是的,对于常人而言,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贪官有了巨额财富之后,表现的不是满足和收敛,而是更大的不足和贪欲,他们不择手段,死活不顾,让常人怎好理解呢!
其实百姓们遵法守度,量入而出,虽大略懂得欲望无止境的说法,但又哪里懂得欲望无止境地获得满足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人越贪胃口越大,胃口越大贪得越多,贪得越多越要享受,越享受越知物质的丰富,追求也越高,诱惑也越深,对金钱的需求也越大,也就越不知足。对色的贪欲也是如此,越看眼越花,越花越觉其美,越觉其美越勾魂,也就越要看下去,却总又看不够!设若不是凤姐逗引,贾瑞何止于陷那么深,爱恨交加地欲罢不能。又倘或贾瑞在凤姐身上得手,赶明儿不知又会看上哪个,古时一些富比王侯的风流人物,不是宣称要“阅尽人间春色”吗!可见,贪污纵欲不仅仅是个胆子渐大的过程,也是个胃口渐开理性渐弱的过程。欲望无止境,世界又是多彩的,其无限的空间,足以诱人“死也愿意”了。
靠理性控制得住吗?至少在正常情况下,完全控制得住,但在欲望受到不良刺激甚或超常满足时,就很难了。贾瑞被凤姐挑逗起来之后,屡遭挫折,甚至生命垂危,但忽然得了铜镜,终圆其梦,按常理他总该满足了吧,也该歇歇了吧,恰恰相反,他更觉不满,越难罢手,竟“如此者三四次”,连命都不要了!可见欲望越填越受刺激,也就越难满足,越由不得自己,难怪贪官不怕死,那样利令智昏,无所顾忌!
还是应如古人所云“中庸节欲”,要驾驭得住自己的灵魂,一切要适度。这其中除了道德、法律的措施外,最好的办法,是防微杜渐,预防为主,有些东西必须遵守,有些原则就是不能突破,要严守分际,少翻弄“风月宝鉴”的镜子为好,避免欲望的不良刺激,真若开了胃口,走火入魔,再要止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