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2 | 杂论(二十五):看电视剧《白求恩》有感
类别(杂文) | 评论(1) | 阅读(29) | 发表于 00:44


 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药价虚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当根本解决;无红包医院依然在孤独奋斗;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还在演绎;“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的顺口溜依然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与劫匪搏斗身中数刀的安徽籍民工鲍光蛇,被送到医院时,因亲友们没带现金,鲍光蛇抱着露出来的肠子,在医院等待了1个小时才进手术室,最终因不治死在医院;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仁山村村民郑铿弟因车祸被送进连江县医院抢救,因家属差100元,他始终没有被输上血,3个多小时后不治身亡;因押金不够,太原市一位残疾孕妇被医院拒收,紧急情况下,在医院收费处门口生下了孩子,新生婴儿因缺氧性脑病至今仍滞留在医院。。。。。。

近年来,不断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地方医院、医务人员医德缺失的事例层出不穷。在这些医院的眼里,钱是最重要的,人命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救死扶伤”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早被他们抛于脑后,剩下的只有一身的铜臭了!
  
近期在央视看到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让我感慨万千。当年,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时,一定没有想过自己能赚多少钱,能留下什么美名,更别说会造就一种“白求恩精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通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追求。白求恩精神更多的体现在“救死扶伤”和“革命的人道主义”上。

今天,我们以这种形式纪念他,不仅仅是花费多少钱去拍一部电视剧,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我们已经麻木的神经,让白求恩大夫救死扶伤的精神,再一次荡涤着人们的心灵,呼吁我们的医院、医生以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来弘扬这种“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如今,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些医院依然存在“红包开路、没钱不救”等恶劣医风。在这种背景下,重温白求恩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知道那些医德缺失的医务人员,钱字当头的医院管理者坐在电视机前,重温白求恩事迹的时候,心中是否有愧?无红包医院的旗帜能否多飘几面,乃至飘遍全国所有的医院?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能否不再发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否彻底解决?

  但愿我们的医院都能从白求恩大夫的可贵精神中悟出一点真正的“人道主义”;但愿我们的医生们在看了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之后,心灵能受到震撼,能真正为患者考虑得多一些。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