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1 | 杂思(四)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 | 发表于 23:21

     1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栗。的确,书本中有我们未知的太多东西,譬如自然,譬如生命,譬如灵魂……
     从中学开始,我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贪婪地吸吮着甘冽的醴汁,充实着我的心灵。
     读书,看经典。虽说是开卷有益,怎奈人生苦短,而书海无边。每天出的书,你即使长十双眼睛,百双眼睛也难以读完,况且你长得是一双眼睛。就是整天什么也不干,只管读书,又能读多少书呢?沧海之一栗而已。人生有涯书无涯,好钢用在刀刃上。阅读经典,是最佳的选择。
     读书,是消遣。古人有云:“读书足以博学,读书足以怡情……”博学当然是首当其冲了,怡情却是一番滋味。培根说:“读书使人心旷神怡,使人增添光彩……”而且它特别适合你幽静独处之时!
     读书,耐得寂寞清苦,有兴趣才行。读一本好书,要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去聆听高人们的侃侃而谈,读一本好书,如同沐浴在温煦的海风中,天籁传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谁能说读书人寂寞,又有谁能说读书人痴呢?
     读书人未必都有高深的学问,但读书人一定有其独特的品味。起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也不管是古典小说还是现代文学,不管是中外名著还是正籍野史,都不加选择的逐一问津。渐渐的我不再随波逐流,不再随其流而扬其波,开始咀嚼出自己独特的读书风景。我学会了用心倾听和用笔倾诉,投入我全身心的爱与书的作者攀谈,交流的自然是作者优秀的思想。手中的那管笔再也耐不得寂寞了------它也想出来吹吹风。
     于是书海泛波之中又多了一只流浪的小船,在天水相际的海面上游弋。
    
  2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但人世间总不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游戏,即使生命异常短暂,却怎么也不能扼杀人世间对人生的不断求索。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从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的旅途,唯有创造才能使人的有限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死亡唯有在创造中才能获得新生。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奋斗史,离开了奋斗,人类就走向了死亡。
    在人生的旅途上,可以没有名利,但不能没有希望,因为希望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它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
    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不了解生活,凡是觉得难以适应生活的人,他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
    生命的用途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对它的运用。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地活着。
    人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正视生命,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
    只有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草,人世间的最大磨难铸造了人世间最伟大的英雄。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渡过才有意义:他的活着是为了更多的人活得更美好,他的死去使更多的人感悟到生命的内涵。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