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太湖之滨,有座绵延了二千五百余年,深蕴吴文化的水乡古城--苏州。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我国商代末,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由此而来。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苏州,又称姑苏城。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78平方公里。辖8区5市:平江、沧浪、金阊、虎丘、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8区,以及吴江、昆山、太仓、常熟和张家港五个县级市。全市总人口600万,其中市区人口200余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闻名全国的江南鱼米之乡。1982年国务院公布苏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建城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楚国叛将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都城,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人们说起苏州,都会提到一句流传已久的赞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东西南北都可能有“天堂”之地,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此赞语并未道出。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吴语所谓“糯”。“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