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3 | 杂思(二十)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35) | 发表于 20:47

 
 1、我们常常说,没有办法啊,为了生活!一副十分无奈而又最容易骗取理解的幌子下,人像牛一样干活,像狗一样摇尾。最终还是不能感到幸福,又怨命运亏待了自己。
生活是两个字,不仅要“生”存,还要“活”着。而活着,就是要有魂。可以争取,可以尽力,还可以选择,可以享受——人真正累的,不是与生而有的那种职责或使命,往往是弄不清自己该追求什么,而从众地执着于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获得了,也只会有米兰。昆德拉的那种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心灵的满足是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说明的。夕阳下携手的老人,比摩登时代里热恋的男女要动人的多
2、现代化的城市,多的是摩天楼和霓虹灯。灰色的高楼,使白天令人窒息;刺眼的灯光,使夜晚变得轻佻——纸醉金迷就产生了。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形象设计”与“包装工程”吧,我始终不懂。购物广场的装璜,
金壁辉煌大写着金钱;市政大楼的台阶,高大严整显示着权威(吓得老百姓不敢进去,因为还有一块大牌子:衣冠不整者免进!)。似乎有钱就要摆出来,有权就要使出来,一副“真诚坦率”的样子,这种文化的指引,无怪乎有那么多人要动用武力,火力了。
3、政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为了市容市貌,一道指令,街道两旁房子一律外包装!这是假的,当官的不知道,
百姓知道。可是警局里,一年破了多少案,成了治安的政绩,当官的大力表扬,百姓也拍手叫好。这样一年倒罢了,两年,三年,年年如此,治安这么好,哪来那么多犯罪呢?
常常盯着自己的脚,而不看看

2007/03/12 | 走出自卑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59) | 发表于 16:42

如果你在别人的春风得意众口称道喋喋炫耀中,在别人的拼搏奋进勤奋努力中,感到失落感到茫然感到隐隐作痛。那么,朋友,你就是正在被自卑的魔网束缚着。

在自卑的魔网里,无论阳光是多么明媚,你都会感到天空是灰色的;无论什么事情,你都会感到不顺心不如意;你会感到自己既渺小又无能,简直到了一无是处的地步。自卑还会扼杀你的自信,泯灭你的斗志,将你拽入颓废消沉的深渊。

颓废消沉是人生的大敌,是成功的克星。它会使你生活乏味、工作枯燥;它会使你自暴自弃,丧失一次又一次成功良机。本来该有光有亮的人生,会在颓废消沉中黯然失色。

你渴望人生的乐趣,你期盼事业的成功,首先你就要把自卑的魔网打破。让自怨自艾自惭形秽自暴自弃见鬼去吧!我们要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得其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何必苛求事事出人头地。“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人也不在俊丑,只要有几分灵气几分神韵,都不愧为灵山秀水好人。

朋友,走出自卑,在人生的旅途上潇洒地划出自己闪光的轨迹吧! 
 

2007/03/12 | 在好与坏之外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16:40

我常想:在好与坏之外,有很多属于不好也不坏的情况。天气不阴不晴,气温不热不寒,运气不好不坏,环境不好不坏,如此等等。

我还常想:在好人与坏人之外,有很多属于不好不坏的人。才能高不如诸葛亮,但是比臭皮匠强多了;道德比不上焦裕禄那么高尚,但是也不像成克杰那样卑劣;爱国比不上岳飞,但也不像秦桧;如此等等。

因此,我认为,在好与坏之外,很多时候是不好不坏。可悲的是,我们常常坠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例如,我们在宣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单位的时候,喜欢一俊遮百丑,把他们夸成一朵花。这样做既不利于先进者的完善和提高,也容易让人在学习先进中感到高不可攀,甚至会产生怀疑。我们不断从媒体上看到某某先进分子堕落为人民的罪人,看起来是一夜之间变坏了,事实上是长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提醒的结果。

标榜自己为圣人的人,其行动未必就处处高尚。夸自己一心为公的人,有些时候比谁都私心重。说自己最爱工作的人,其工作不一定比别人干得多。

最后我要说,我们如果摆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多来一点多向思维,那么就会在认识事物能力方面有一个新的飞跃。 
 

2007/03/12 | 生命因平衡而精彩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44) | 发表于 16:28

古往今来,人们苦苦追寻着生命的轨迹。有人堂堂正正,有人鼠窃狗偷;有人轰轰烈烈,有人默默无闻;有人悠然自得,有人牢骚满腹。其实,生命因平衡而精彩。“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我们要在生命的平衡中享受生命。
你看鲜花多么美丽。但是,“花无百日红”。那些当靠漂亮脸蛋和诱人身材吃“青春饭”的主儿,岁月之痕对他们伤得更深。
你看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得。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那些为了金钱啥都可以舍弃的主儿,却失去了其他方面的富足。
你看爱情是美好的。但是,“多情者必被情伤。”那些在感情方面游戏人生的主儿,却因为多情而被真情遗忘。
你看滋补品是我们需要的。但是,“富贵病”就在我们身边。那些在滋补品中去祈求健康、长寿的主儿,有时反而被滋补品害了性命。
你看当官是威风的。但是,“一入侯门深似海。”那些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主儿,很多人身败名裂。
生命是平衡的,不会让一个人占有所有的福分。我们每个人也许有一百个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还有一百零一个上天赐给我们的福气。
懂得生命的平衡吧,让我们在平衡的法则里享受生命的精彩!

 

2007/03/12 | 生命随想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7) | 发表于 16:27


  两千年前,衣袂飘然的孔老夫子对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了一声长叹:逝者如斯夫——
  
  逝去的是时间,是生命。
  
  沿着人类生命之河溯源而上,达尔文告诉我们,那源头上站着的是人类的祖先古猿。古猿的远祖乃至生命的源头呢?据说科学界尚有争议,一说源自海洋,一说源自陆地,还有源自宇宙之说。千百万年的进化历程太久远了,恐怕说不清楚了。不过对更注重眼下生存状况的现代人来说,远祖的远祖是什么并不很重要,说是女娲手中的那团黄土或是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也很美妙,反正是赤条条地哭着就来了。有件事总令我困惑:耿耿银汉悠悠岁月,那一波一波潮水般涌来的个体生命,在地球上几度春秋,洒下几多辉煌,留下几许遗憾,有的甚至无声无息、了无痕迹地匆匆而去了。去了何方?化作泥土了吗?那些不可分的原子仅仅组合成泥土了吗?也未见地球上增多了什么啊?老庄说是回归了大自然,释迦牟尼说生命还在六道中轮回。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梁祝化作了蝴蝶,炎帝的女儿化作了精卫鸟。。。传说毕竟是传说啊,我想生命之河一定是流进了宇宙深处,那玄妙而不可企及的地方。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山河常在,草木枯荣。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怎么甘心就那么一去不返、形神俱灭了呢?怎样延长个体生命?先人们曾苦苦探索过这个问题。历史上君王们也曾一次次派出探险家入海求仙,连一代英主秦皇汉武也未能免俗。源于汉代的炼丹术也是用来炼制长生不死的灵丹仙药的。然而仙丹令服食者痛苦不堪,最终也未能“长生”。不知是对生命消亡的无奈还是对市井喧嚣的烦厌,一个在正统儒教思想统治下的泱泱大国,竟然接受了来自异域的佛教,接受了它的弃家弃父母,不事国事,不育无后等与儒教的“忠孝”相抵牾的主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