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7 | 说饮酒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6) | 发表于 23:31

一日,夜已经很深了,我正在电脑前瞎忙乎,突然接到一友人的电话,说是请我喝酒。我不好酒,是个有胆量没酒量的人,于这杯中之物也就没缘,有朋友说不喝酒,少了些许生活的乐趣。我回曰:却也少了不少出丑的机会。君不见,几多衣冠楚楚、自命风流之辈因为好酒贪杯而丑态百出,原形毕露了。

中华民族文化之深、之厚,我等俗人无法窥其一斑,单只造字就让我惊讶无比、佩服不以。诸君且看,“酒”字乃‘洒’字加‘一’。说白一点,我们可以说喝酒时比平时的洒脱要更加多一倍。真是有意思啊。我虽不善饮,但还是知道,喝酒的如果不懂得洒脱,那么他只能算是酒徒,那种喝得醉烂如泥的酒徒而已。还在醉与非醉之间,就已经不分东南西北了。要么胡乱的吹虚一番自己,要么信口开河将平生的事迹说成天花乱坠。更有甚者,连“WC”也不知在何处,随地脱了遮羞布就拉个希里花啦、一踏糊涂。一边还鬼叫似的“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啊......”想想,这种人只能给会喝酒的人脸上抹黑。

自古英雄、文人多爱酒。三军出发时,先敬酒三杯,以示凯旋归来。将军身赴战场时,先饮酒一番。再大战一番,这才显出古时英雄的本色。曹操与刘玄德的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都留传千古。不过今人是不可能再有了。要想有,也只能去听听古人英雄的故事了。
  
其实,懂得喝酒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古人有很多的豪饮者。豪客可以大杯大杯的灌酒,然而,饮者只是一杯杯的来品味着酒的“甘、醇、烈”。即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人;也有视酒如命的人。可见,酒还真是个好东西,就连和尚也

2007/03/07 | 也说性格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2) | 发表于 23:28

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性格,用术语来说,也就是非智力因素。从很严格的角度来说,那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不仅仅是有性格而且还有智力因素,外界因素等决定命运。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智商一般的人比一些高智商的人取得的成就还要大,甚至有些高智商的人到老时候也还是一事无成,而有些智商较低的人经过奋斗,却取得非凡的成就,而这些人通常在性格上的某一方面有一些过人之处,又因为那些不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高智商人物在性格上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由此说,性格决定命运,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所以现在有人又提出了情商这个词语,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德与才的话题。有人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而不相信德比才重要,这是荒谬的。德与性格是两个不同的说法,但真实意思上是一致的。

个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了。我能说什么呢,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性格优点是可以让我们去挖掘成功上的更大潜力的,那就是勤奋、坚强和专注。

勤奋是最重要的。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大学》上也说,人一己十,人十己百。我也相信,智力上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的,只要勤奋,智力一般的人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未来。有人说,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可见,勤则不穷,应了上天酬勤的说法,勤就是摇钱树。事业成功也多来于勤奋而失败于懒惰。笨鸟先飞是应该提倡的。当然,仅仅是勤奋还远远不够。

坚强也很重要。遇到挫折时我们都会感到垂头丧气,但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坚持了下来。坚持就是胜利,人们都这样说,但却有很多人做不到,因为

2007/03/07 | 说说生存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1) | 发表于 23:27


有人说人活着有三种境界,即生命,生存,生活。

生命源于延续,不属于我们要讨论的范畴;生活过于纷繁,精彩与苍白绝非个案能够诠释的,所以不能自找这空洞之嫌;生存是界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历程,它是生命的维系部分,也是生活的创造基础。它的意义单一而饱满,于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都直接如呼吸吃饭。

活着是生存的第一信号。每天呼吸着或清新或混浊的空气,每天看太阳的东升西落,每天听风听雨,每天有梦无梦,这便是活着。

活着真好,有人如是说。

这句话听来很令人费解,然而细细品味,又会觉得它极富内蕴。在无垠的荒漠里游走的旅者,在滔滔洪流里沉浮的小儿厖,生与死的极端,让他们亲验着活着的美好,让不会亲验死亡的人们感悟到生命的渺小与珍贵。然而这些只是天灾,虽然电影里灾难片拍得越来越多,越拍越灾难,但那毕竟是提炼于生活的艺术,现实中它总归是偶然。无常的人们都是自以为是的智者。人绝非只有在绝境里才有此感悟。人吃五谷杂粮,就会经历生老病死。疾病是人最普通的“灾祸”。无病便是福,穷人富人都这么说。民间有种劝人的说法,定期让人们去参观火葬场,世间一定会少了许多的纷争纠葛。于是人们说:有钱呀,你不要省;有权呀,你不要狠;有病呀,你不能等。真是很有道理。

活着真好,活着也不容易。

从一个襁褓奶娃长成一个迟暮老者,晨铃暮钟,风霜作谱。老者卖老:小子,我吃的盐可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可比你走过的路还长厖瞧,一个人活着多不容易。单吃饭就得让人感慨半天的。

不容易,有人理解,不轻松。小说上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娃不上学放羊,有人问,不上学干啥。答:放羊。放羊卖钱。卖钱娶老婆。娶老婆生娃。生娃放羊。此问“无穷匮焉”,戏谑中只剩下心头的那份不

2007/03/07 | 说权威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8) | 发表于 23:23

权威,按我的理解,应该是指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从而在该领域或对该事物最有发言权或叫说服力。

古时候有个叫伯乐的,是相马的权威。《战国策》上说,从前有一匹马,拖着一大车盐爬太行山,觉得非常吃力,脚蹄子都快蹭烂了,还是挪不动。这时伯乐他老人家刚好出差从旁边路过,见此情形,赶紧脱了件外衣披到马背上,然后搂着马头放声痛哭了一场,结果弄得这匹马精神为之一振,拖着盐车一溜烟就蹦到了山顶。这件事情充分表明,在一匹马的心目中,伯乐的地位何等重要。韩愈说:“伯乐一过,冀北之野,马群遂空”,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有个原在西部放羊的老头后来成为我国警界的足迹权威。他能凭一个足印推断出你的身高、体重、男女、走路姿势,就算在几年后你从他面前走过,他还能一眼“认”出你来,神不神?神,真高人也!是权威不?是。

中国牙防组是权威吗?应该是吧,起码在牙病防治领域是权威吧。不然怎么做牙膏广告的都喜欢打上全国牙防组认证几个字呢?

领导是权威吗?我想了很久,不知该答是还是不是。说是吧,外行领导内行的太多。说不是吧,好象也有那么几个内行当了什么什么领导,虽然是副职,也不知是老几,可总算是领导吧。不过,话又说回来,“领导”似乎也算是一个行业吧,应该叫行政行业,还是干脆叫“领导行业”?反正可以算是一个行业了,起码在中国,在当今社会,应该算是。这样说来,领导就是权威了,是领导行业的权威。

2007/03/07 | 说“陪考”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1) | 发表于 23:21

前些日子,看到媒体有报道说由于学生参加高考或中考,造成一些路段交通堵塞,电视画面上,陪考的家长在马路上站成一排排的,几千人围在一起场面煞是壮观,只是苦了那些司机大哥们,有近路不能走,白白的绕道浪费油钱(现如今油可贵着呢),交警也无能为力,家长们理由很充分,为了确保孩子顺利考试,就要杜绝一切外界干扰。我想,要是刚好前面有人生急病,120的车是不是也不能过啊?又或者是前面着火了,119的车是不是也不能过?
中学生是这样,大学生又如何呢?曾经也有不少报道,大学开学之时,校门口也总是有不少送子女上学的父母,还有的父母干脆到小孩读书的城市打工(其实就是陪读),为的是好照顾孩子,因为孩子还不会洗衣服呢!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可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一条“龙”,那不成也罢。

我不由得想起表妹的读书经历。表妹家里穷,从小就过着很艰苦的生活,表妹的父母没文化,很想让子女们都多读些书,无奈生活所迫,实在是供不起啊。为此,表妹差点就辍学了。好在表妹的成绩好,学校老师实在也是舍不得优秀生的流失,就答应减免表妹的学杂费,这样表妹才得以完成中学学业,并顺利的考上了大学。

表妹考上的是一所冶金医科大学,学校离我们那里很远很远,我们那里还没人到过这个地方,接到录取通知书,表妹就在地图上找啊找啊,好不容易找到了学校所在地。后来找人打听清楚了,去那里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中途还得转车,办签证。表妹一听,担心的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小姑娘家的,从未出过远门,一下子就要一个人去这么远的地方,难怪她会担心了。在此之前,表妹最远的地方就是到过县城,这下好了,要去这么远的地方,还得转车,还得带大包小包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