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1 | 杂论(三):说性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 | 发表于 23:40

    重庆日前启动100%安全套使用项目,该项目规定,一旦发现有提供性服务但不能提供安全套的娱乐场所,将被罚款并限期整改,屡次不改者还会停业整顿甚至关闭。此外,督导人员还会假扮嫖客去明查暗访,考察“小姐”是否不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如果“小姐”不用套,该场所将立即受到整治。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认为,“该讨论性交易的合法化了,以便纳入秩序管理”。(《重庆时报》9月6日 
    孔子曰:“食,色,性也。”把色与食等同起来,同样看作是人的本性,不过现在讲的性,涵义已缩小为一种,即色。色即性的交往就如喝水吃饭一样平常,这是就属性而言,但在显示上,性是见不得人的,不如喝水吃饭那样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坦然进行。这见不得人,不是性的衍生具象之一的在肮脏,阴暗的角落里进行可耻的交易,而是指人类文明进步后羞于再进行蒙昧的如食一样坦然的公众下的性交活动,使性交完全成为个人化的隐私,因此见不得人。这个区别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性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孔子把它紧依到食后面,看作人性的需要里边占第二重要位置的,其繁衍后代的功能且不说,首先它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其次满足人的心理渴求,综合到婚姻方面,性生活的和谐能防治人的诸多疾病,使人长寿,且使婚姻家庭美满,幸福,和乐,持久,已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性已脱离于上帝当初造人的初衷,上帝当初造人,给人以性的永附于生理上的欲望,就是为了人的繁殖,现在却被人当作花样日益繁多的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避孕套的广泛应用,给了上帝当头一棒。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不要讳性,而要讳乱,女人们要大胆追求性高潮

2007/03/11 | 杂论(二):说食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4) | 发表于 23:36
 
  民以食为天,食者,吃也.说到吃,没有人会陌生。不是有句话叫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吗?从出生到死,一个人每天都必须完成的任务,除了睡觉也就只有吃了.而中国则可以称之为"吃的故都'.光是菜就有八大系啊,更不要说那些地方小吃了."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更是国人对吃的最高境界了,流传至今,以至在农村还可以时常听到"吃了猪脑子"这句所谓的"精典"话语,无非是用另一种方式说人体罢了.不过,据现代科学家们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猪是一种极聪明的动物,有些国家就用猪来当缉毒警察,据说效果还很不错,看来这句"精典"有必要重新定义了.
 
 历史上关于吃的轶闻趣事也有不少,这里面有些是名人轶事;有些则是笑话,供人娱乐。譬如:传说客家的四星望月就是毛主席取的名字等等.   
 
 不同的历史时期吃什么怎么吃也是不尽相同的.地下挖的,树上摘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无所不吃.其实,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以前的任何历史时期,人们吃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无非先是五谷杂粮,家禽牲畜之类的;后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一些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被搬上了餐桌。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非典"与国人的"会晤".
 
 以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更是不堪一提,所以大部分的要求便是"吃得饱".而现在呢,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过渡到了"吃得好,吃得营养
2007/03/11 | 杂论(一):说衣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 | 发表于 23:33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把衣食住行的“衣”放在最前边,是很有道理的。每天清晨,我们都是先穿衣,后吃饭,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衣和食又是不可分开的,缺衣少食和丰衣足食,往往是孪生姊妹,要好都好,要孬皆孬。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里很多人的情况是,衣难遮体,食难果腹。既是许多工薪阶层的人,穿补巴衣裤也是常事。哥哥姐姐们的衣裤留给弟弟妹妹们穿,也是常事。   
衡量一个时代,或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以及人的精神面貌,最直接的办法是看女人身上的穿着。女人天生爱美,对衣饰有本能的渴求,有独特的爱好和审美。生活是否富足,精神是否愉快,首先体现在女人的穿着打扮上。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从大处看,女人的穿着打扮,从整体上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和一方地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程度。从小里说,以男人为主要劳力的农村,妇女的穿着打扮还表明了他的丈夫的成功与失败。   
以衣帽取人,是很势利的;但衣帽穿着所反映的深层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男士的中山服,女士的便服,是穿着的主调,虽非清一色,却也很单调。文革时期,全国山河一片红,全民身上皆着黄,黄色的军便服几成清一色。80年代以后,穿喇叭裤,留长头发,曾一度被作为异类,称为奇装异服而遭到非议。如今,已经没人对衣着说三道四了,突出了个人的好恶取舍。   
衣服穿着深深地打着时代的烙印,反映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种种背景,真叫人一言难尽!曾几何时,把穿着与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相联系,注重穿着打扮是小资产阶级意识浓厚,而穿着破破烂烂却是无产阶级的本色。这已经超出了以衣帽取人的势利观念了,对人的衣着打扮赋予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已经到了蛮不讲理的地步!   

2007/03/08 | 再谈机关作风
类别(杂文) | 评论(10) | 阅读(63) | 发表于 00:05

  
 

上班时间玩游戏、打扑克,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让安徽省滁州市部分“懒官”受到轻则“效能告诫”,重则“免职”甚至“辞退”的处分。记者从该市“效能办”获悉,截止到目前全市已经有260余人受到程度不同的处分。(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
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时代,机关人员的办公条件有了飞快的更新,随着办公信息化的推开,上网办公、浏览成了一种自然。网络是个精彩的世界,无奇不有,在网上办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感受到很多新事物。同时也由此带来消极的一面,网上可以独自一人自娱自乐,感受玩游戏、打扑克、聊天的乐趣。网上娱乐有很强的刺激,久而久之能让人迷恋,让人上瘾。机关上班是一种服务,它面向公众,在工作时间内不务正业,沉浸于娱乐玩耍,必将给机关效率,工作态度等带来不利。

机关效能年年讲,月月抓,有的地方出台的惩处措施也够威够力,但是办公时间在网络上不务正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非常严重。他们不断的与领导捉迷藏,领导来就关机,或者点最小化,领导走又继续战斗,自得其乐。这可说是一种机关通病,滁州市处分260人就可从中看出其严重性。

机关制度是严格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可谓高,但如此的不自律,象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瘾头十足的沉浸于网络,这里面还有一些客观影响:一些单位的头头单独的办公室,常上常乐,没有人监督;有的单位对宽带上网严加管制,但是领导办公室的网络不受此限,当然工作需要也无可非议,我们这有个单位主要领导玩游戏过关斩将比高手还厉害,兴奋之时还能在

2007/03/08 | 宰相肚里能撑船
类别(杂文) | 评论(1) | 阅读(90) | 发表于 00:03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续一妾姣娘。姣娘出身名门,从小勤学苦读,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无不精通,是一才女。婚后,因为王安石身为宰相,整日忙于国事,常在外不回家。这姣娘年方十八,正是妙龄,空对日月,难守春情,与家中一同年的仆人勾搭。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有心训斥姣娘,又苦无赁证。一天,王安石声称外出有事,悄悄藏在家中,然后让轿夫抬着空轿子出去。
    
    深夜,他溜到自家窗外偷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在屋里调情。王安石气得举拳就要砸门,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堂堂一国宰相,常言家丑不可外扬,我这一砸门,万一传扬出去,岂不惹众人耻笑。”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转身就走,不料一下撞上院中那棵大树。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鸦窝,他灵机一动,取了一根竹竿,向树上的老鸦窝捅了几下,乌鸦惊叫着飞了,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从后窗逃走。
    
    王安石装着不知道。一眨眼,中秋节到了,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机婉言相劝姣娘,就约她在花亭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说:“今乃中秋佳节,饮空酒无趣,我吟一首诗你来答对,以助酒兴如何?”姣娘欣然答应。王安石趁机说:
    
      日出东来还转东,
      乌鸦不叫竹竿捅。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