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2 | 杂论(十三):说培训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 | 发表于 00: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之风甚热。这本来是件大好事,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也确实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只有队伍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吗。但是,好事往往被一些人歪办了。“培训中心”顾名思义是培训和学习的场所,可现在不少“培训中心”却变相办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豪华宾馆,越来越偏离了“培训”的本意,且由之滋生出大量的腐败行为。

  原本是干工职业再教育的培训中心,竟然摇身变为“桑拿、美容、唱歌、打保龄球”唱“主角”的娱乐中心、休闲中心,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中心”,究竟能起什么作用,是提高干工的素质还是提供腐败的温床?
  
    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些以“培训”之名行娱乐之实的常规性腐败外,“培训中心”往往还成为其他腐败活动的通道和工具,如一些领导将“培训中心”变成掩人耳目大享腐化堕落糜烂生活的掩体、“行宫”,这正如我们在张二江、胡长清等腐败大案中已经看到的;再如,借建设“培训中心”的机会,大肆贪污受贿。以河北省巨贪李真为例,其就曾先后通过大建省国税局承德培训中心工程、衡水培训中心工程、石家庄培训中心工程等收受贿赂305万;此外, 由于“培训中心”是块“肥肉”,它也成为人事腐败的重要工具,其负责人基本由主要

2007/03/12 | 杂论(十二):说腐败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 | 发表于 00:08


也许是因为在监狱工作时间太长了,每每看到媒体上贪官的忏悔文章,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总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外乡人到村里打听附近何处有野猪.有人告诉了他具体地点,但村民们都嘲笑这个外乡人,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带猎枪.

数月之后,人们发现很多野猪都在栅栏里,栅栏的四面各开了一个门.

村民们惊奇地问:“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野猪弄到栅栏里的?”

“这很简单,”外乡人解释说,“一开始,我在野猪出没的地点撒了一些玉米,起初,野猪一个也不敢碰,但是过了几周后,有些野猪便开始走出灌木丛,迅速叼走一些玉米.又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野猪都争先恐后地吃我投放的玉米.接着,我便在常放玉米的地方开始建栅栏.”

“当然,我每次只建很短的一小段,野猪们觉得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就照样每天来吃玉米.渐渐地我便收缩栅栏只留下几扇门,野猪很快地习惯了从门走到栅栏里面去吃玉米.有一天,我看到它们全在栅栏里的时候,就将门封了起来.就这么简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实上,很多人钻进别人设的圈套,都是因为贪小利而放松了警惕,几乎所有贪官腐败的最初原因都概莫能外。

是非十分明确,但忏悔总在入狱后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野猪是知道吃了外乡人投放玉米的后果的,所以,起初,野猪一个也不敢碰;但是,渐渐地,它们还是放松了警惕,自己主动从门走入栅栏而被全部关了起来,再也出不来了。读过众多贪官的忏悔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也是知道自己贪污、腐败行为必然会招致的结果的,可以说,在他们心中,孰是孰非十分明了。但是,面对自己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们一致采取了宽容态度,从第一次做了

2007/03/12 | 杂论(十一):说贪官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0) | 发表于 00:07

    我爱看贪官在电视上痛哭流涕,那样子很好玩。
  这里当然有欣赏坏蛋被示众出丑的快感,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机会见到一个在台上道貌岸然的官员的另一面,是很过瘾的。要知道,这一面我们普通百姓难得一见。假如类似的丑态见多了,也不免有点儿腻歪。这些家伙虽然搞腐败诡计多端花样迭出,可一旦扣上了铁手镯,灵感一点也没有了,在监狱和法庭上的表现竟然毫无创意可言,全都是老一套。他们都有些什么表现呢?

  一是装蒜装大个儿。有的贪官交代问题的时候还保持着给广大群众作报告的庄严架式。受贿数百万之巨的贵州省委原书记刘方仁,已经进了局子,还能摇头晃脑地总结“经验教训”:“省委书记不懂法是个很大的问题”。好像说的不是自己而是别的什么人。还有几个,在被审问时,对堕落的原因展开分析,一、二、三、四,对着法官做起了深刻而又生动的报告。装大个儿的表演,有的是真装,为的是给自己壮胆,想吓住办案人员;有的是多年在领导干部的舞台上演惯了,一下子转换成囚犯的角色,还不适应,就像有的男旦下了舞台,举手投足,还是女人味十足。

  二是装傻装孙子,睁着眼睛说瞎话。常见的,有的说自己长期以来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有的说自己不懂法律,不知道受贿是犯法,一直以为那些都是朋友的友好赠予。如果知道这些都是犯法,那是死也不会收哇。

  三是装可怜虫,装落水狗。在台上时,威风八面;进了局子,形容猥琐,像断了脊梁的癞皮狗,感情也脆弱得不行,动不动就痛哭流涕哭鼻子。倒也不全是装出来的,那是心疼失去的官

2007/03/12 | 杂论(十):说车祸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4) | 发表于 00:03

诸位,先请看一组数字:
2004年广东省死亡人数达6千!
2004年广州市死亡人数达2千!
2004年江西省死亡人数达3千!
2004年中国死亡人数达10万!

请问,这些人都是病死的吗?不是,这些人身心健康,无病无疾。难道发生了战争?中国现在是和平年代,没有打仗。难道发生了“9,11”式的恐怖爆炸?也不是,中国还不曾出现那么多恐怖分子。难道发生了海啸地震?这里不是印度洋,没有可怕的海啸。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死亡呢?都因为——交通事故!

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型县,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城市每五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成员遭受不同等级的交通事故!或死、或伤、或残!

现在,人们出行在外,最担心的不再是被谋财害命、雷劈电打,而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就像那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要你的命,或许转瞬之间,你的亲人就一去不复返;或许转瞬之间,你的家庭就天崩地陷。当一个个活生的肉体被车轮碾得血肉模糊、脑浆迸溅时,人们会有何等感受?当一个个无辜的群众被车轮撞得腾空而起、横尸街头时,人们会有何样心情?

2007/03/11 | 杂论(七):说渔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 | 发表于 23:55

钓鱼
    钓鱼是所有捕鱼方法中最文明的。在钓客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志不在渔、心不在鱼,是钓一种乐趣,钓一种气氛,钓一种心情。钓鱼不以盈利为目的,有了收获,顶多是自己食用。钓鱼是一种爱好,可以陶冶性情,锻炼身体,是有耐心、有性情、有定力的人做的事。如果过于执著于鱼,则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钓手。这跟作诗写文章一样,刻意而为,便适得其反,功夫在其外,全在于个人的悟性。钓着鱼与钓不着鱼,都很快乐,是一种境界,他的形式是渔的一种,而内容却多种多样,全在于你的用心,你的取舍。
    网鱼
    网鱼是谋生的一种方式。生活在海边和大湖大河边的人,用网捕捞鱼以维持生计,无可厚非。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渔民来说,江河湖海中的鱼是一种资源,就如同土地上的庄稼,地底下的矿藏。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由于日益加重的污染,过量的捕捞,使得鱼类的产量大幅度减少,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给渔民造成了生计上的问题。对于钓鱼的人来说,最不喜欢的就是网鱼者。因为鱼网过处,是很难钓到鱼的。网鱼者其志在渔、其心在鱼,他不管钓鱼者的心情如何,就象诗人兴致勃勃地吟诵野草,农民却要一锄头挖掉一样,志不同,道不合。
    炸鱼
    炸鱼是一种比较野蛮的捕鱼方式。炸鱼者其志其心都在鱼,或以获利为目的,或以自食为目的,但这种方式很不好。我见到过很多因炸鱼失去了胳膊、眼睛的人,我对他们很鄙视 。但凡能去炸鱼者,大都不存在生计问题,之所以采取这种捕鱼方式,完全是急功近利,为收获而收获,不管手段,但求所得。近年来,民爆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