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2 | 让贪官倾家荡产身败名裂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7) | 发表于 00:54


近日,吴官正在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上指出,纪检部门要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要深挖腐败分子,震慑腐败分子,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吴官正强调,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重点查处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查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9月16日《新华网》)

我党成立以来凭着对信仰的追求和自身的纯洁,曾出现如李大钊、方志敏、焦裕禄、雷锋、孔繁生、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无数的立场坚定,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是,对一个领导全国人民的执政党来说,仅靠领导者个人品质的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执政党地位的提高和权力的增大以及制约机制相对滞后,党的干部,甚至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不少人私欲膨胀,蜕化变质,从国家的功臣,人民的好官变成了国家的蛀虫,社会的败类。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直到今天的成克杰、李嘉廷、胡长青、王怀忠、李乘龙、慕绥新、马向东、田凤山、李真等,无不说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道理。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原则,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为防止党内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自1990年3月始,党内又增设了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设纪检书记,基层党支部也增设了一名纪检支委。2003年12月31日为进一步加强对党的领导人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中央颁布了建国以来党内的第一部法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7/03/12 | 竞争上岗十大“猫腻”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7) | 发表于 00:53

近两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选拔干部的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上岗受到了各界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日渐普及。但是,从记者接触到的一些干部和群众的议论看,竞争上岗中不公开、不公正、不规范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个别领导仍然利用竞争上岗玩弄程序、操控人事。
某日,一位领导醉酒之余,向记者掏心窝子,说:记者同志啊,许多单位领导讲,现在选拔任用干部要通过竞争上岗,操作起来比过去党委直接讨论任命要复杂,特别是要提拔某一特定人物一般很难。本人对此不敢苟同,因为从我单位连续几年开展竞争上岗的情况来看,除第一次因为经验不足出了一点偏差,后来几次都得心应手,如愿以偿。
我现在的体会是:有了竞争上岗这把金钥匙,过去不敢或不好意思在党委会上提出给以提拔重用的人,现在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上领导岗位。这几年,我单位从联合国获奖回来的全部人员、国家颁奖人员、有上百篇文章见诸重要报刊杂志的人员、以及业务工作挑大梁的人员,都有通过竞争没有上岗的。只要是我想提拔的人,却一个也没有漏掉。
竞争上岗都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程序都是经得起检查的,工作总结上级领导都是肯定的。我因年龄关系即将退位,我有责任有义务做好传帮带。为防止接替我职务的同志犯不该犯的错误,现将我经过实践行之有效的掌控竞争上岗十个技巧总结出来。请注意,外人知道了要说是“十大猫腻”。因此,需要保密。
一、放风放线、静候大鱼
平时与自己来往密切的人、有上级主要领导打过招呼要提拔的人、为我办过大事又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我早已心中有数。专门为这几个人搞一次竞争上岗没意思,每搞一次都要有较大的收获才行。
竞争上岗前要早放风,可能是对下一级领导岗位全部“洗牌”,也可能是其中一部分领导岗位拿出来竞争,也有可能只竞

2007/03/12 | 杂论(二十六):14岁的孩子咋成了嫖客呢?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9) | 发表于 00:47

  9月11日晚,南京市奥体中心派出所在足疗店查获一起容留卖淫案。虽然被捉的嫖客赵某实际年龄只有14岁,但是,足疗店的女老板却感觉赵某嫖娼不是第一次。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时,都会感到诧异和叹息:一个本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一个本该在学校读书的14岁的少年,为什么成了一个“喜欢看黄色书籍和黄色录像”,且流连于色情场所的嫖客呢?

  10月12日《南京晨报》的相关报道告诉人们:赵某初中尚未毕业就缀学了。赵某辍学到南京做生意的父母那儿后,平时做生意忙得很的父母,除了经常给点钱让赵某自己花外,根本顾不上对赵某的教育。赵某在“既不上学,也不用打工。闲得没事做”的情况下,“晚上就想到洗头店、足疗店逛逛,找点刺激。”可见,学校教育的半途而废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位,是赵某走上邪路的重要原因。

  其实,我们还可以追问:赵某为什么会辍学呢?从赵某的父母经常给钱这个报道细节看,赵某显然不属于家庭贫困而辍学的那类学生。根据笔者了解掌握的情况看,现在很多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的贫困,而是源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等导致的厌学。这种厌学不仅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深深的失望,而且还常常使学生染上了坏习惯。这些没有多少文化的“问题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一旦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很快就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如果不能成人、成才,对于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

2007/03/12 | 杂论(二十五):看电视剧《白求恩》有感
类别(杂文) | 评论(1) | 阅读(29) | 发表于 00:44


 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药价虚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当根本解决;无红包医院依然在孤独奋斗;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还在演绎;“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的顺口溜依然在百姓中广为流传。。。。。。

与劫匪搏斗身中数刀的安徽籍民工鲍光蛇,被送到医院时,因亲友们没带现金,鲍光蛇抱着露出来的肠子,在医院等待了1个小时才进手术室,最终因不治死在医院;福建省连江县潘渡乡仁山村村民郑铿弟因车祸被送进连江县医院抢救,因家属差100元,他始终没有被输上血,3个多小时后不治身亡;因押金不够,太原市一位残疾孕妇被医院拒收,紧急情况下,在医院收费处门口生下了孩子,新生婴儿因缺氧性脑病至今仍滞留在医院。。。。。。

近年来,不断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些地方医院、医务人员医德缺失的事例层出不穷。在这些医院的眼里,钱是最重要的,人命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救死扶伤”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早被他们抛于脑后,剩下的只有一身的铜臭了!
  
近期在央视看到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让我感慨万千。当年,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时,一定没有想过自己能赚多少钱,能留下什么美名,更别说会造就一种“白求恩精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通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一个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追求。白求恩精神更多的体现在“救死扶伤”和“革命的人道主义”上。

今天,我们以这种形式纪念他,不仅仅是花费多少钱去拍一部电视剧,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

2007/03/12 | 杂论(二十四):为人与为文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8) | 发表于 00:42

上中学的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看的第一本小说叫《第二次握手》,该书在文革时期是禁书,民间却有很多手抄版流传,我看到的已经是解禁后正式出版的。由于喜欢看书,所以我在读书时的作文每次都能得高分,那时我从心里羡慕、感激那些作家,也很佩服他们写作的精神和毅力,他们在我心里是那么的神圣不可亵渎。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开始看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和世界名著,如四大名著、岳飞传、兴唐传、三十六计、聊斋志异、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红与黑、茶花女等文学佳作,当时只是很喜欢书籍中刻画的人物性格和光辉事迹,并不太了解故事里面所蕴涵的深意,迄今为止我对这些古典文学和名著还是钟爱有加,虽然对其中的含义还是有些模糊,但是我在空闲的时间依然看看,有时也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我知道这些作品之所以让世人流传至今,并不全因为故事中刻画的某个人物或事件,而是作品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值得后人交流学习和借鉴讨论。文学交流既是如此,某些文学创作者不要因为名气挺大,身价颇高就可以在文学领域中孤芳自赏,扮演着寂寞高手的角色,我觉得文学创作者最重要的应该是看其本人的素质修养和道德观念,如果是因为你才华出众、有着职业写作经验和水准就可以端架子、摆谱,对别人呼来喝去,不尊重别人的文学作品,有时候还要尖锐的批评别人用尽心思写出来的文章,即便是别人写出来的文章有不妥之处,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可言,难道你就可以有权利冷言冷语的否定这个作者吗?难道你就可以蔑视作者对文学这份的喜爱感情吗?斯特恩留给我们这样一句话:“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难道不可以放下你的架子,摘下你有色的眼镜平等的和文学爱好者研讨一下文学,指导他如何修饰作品的错误之处,帮助他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吗? 我想这才是文学领域的最高境界吧,这样的文学交流才会使文学爱好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