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景(九)
煤油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照明用的全是煤油灯。
煤油灯的光很弱,如果灯芯不好,只够一两个人照明,灯芯好的,最多也只能供五六个人用,不像现在的电灯,开关一合,就能使整个房间都充满光明。并且,煤油灯的火焰很容易熄灭,只要轻轻地用嘴一吹,或是窗外的一阵轻风,就能使它骤然熄灭。灯一灭,整个房间便漆黑一片,然后你便要摸着去找火柴来点。
尽管煤油灯非常得不好用,灯光也微弱,但我却依然会怀想以前使用煤油灯的时代。
七十年代的乡村还不知电为何物,电灯是什么样子,每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便点起煤油灯,尽管灯光很弱,但毕竟还能给人带来一份光明,一份能让一家人感到温暖的光明。
那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只在厨房点,一家人便都围在厨房。妈妈在灶上做菜,奶奶在灶下生火,然后爸爸和我们兄妹几个便干看着。我喜欢看着那些干枯的柴火燃烧,有时听到燃烧发出噼叻啪啦的响声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个究竟。做好饭后,把菜拿到堂前(我们的方言把客厅称为堂前),灯便也跟着拿到了堂前。吃完饭后,灯又跟着妈妈回到了厨房。等妈妈洗好碗后,她便会把灯拿回到堂前,然后催我们几个做作业。有时我们也会约好同学一起到一个人家里去做作业,这时,我们的父母也会跟着去。一盏灯,放在八仙桌中间,我们五六个小孩便围坐在八仙桌边写作业,而大人们便坐在院子里聊天。那种情景在如今已经再也不可能重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