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十三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40) | 发表于 18:26

往事如风之十三:历险记

    这一辈子,有三次差点就见了马克思。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或许我的“难”还不算大吧,因为至今不知“福”在何处,难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是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就是福”么?

    还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可我却有三次与死神察肩而过的经历,是不是有违天命?不得而知。我想啊,或许我的命会活得长一些,这就是所谓的“福”也不一定。还是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吧。

第一险:子弹察腿而过

    那是1984年的十月。我奉命缉拿一人犯,和我同行的是刚从警校毕业的师弟小C。经过排查等技术手段,得知该人犯已经潜逃回了老家。我和师弟急匆匆往人犯的老家赶去。在当地同行的帮助下,我们于第二天下午赶到了人犯老家的村子,村干部带着我们观察好人犯家的地形,当晚十时,山村沉浸在一片寂寞之中,我和师弟就开始行动了。可当我们持枪冲进人犯家时,人犯已经不见踪影,原来是我们来晚了一步,人犯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离开老家流窜外地了。人没抓到,例行的讯问还是要完成的,我收起子弹已经上膛的“五四”手枪,坐在师弟对面,我们两个人中间的距离大概也就三米多,不到四米远,是斜对着的,不是正对面(这点很重要)。师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十二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2) | 发表于 18:20

往事如风之十二:搬家及不该拥有的财富

    前文说到父亲是在母亲家里当倒插门女婿的。各位看官想必也知道,这当倒插门女婿的,在女方长辈没有过世之前是不能举家返迁的。父亲同样的遵守这个民俗。

    转眼就到了1979年(外婆是在1976年过世的)。农村改革已经开始了,包产到户政策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父亲就在这年准备搬家了。其实,父亲是在78年底就和他自己村的村干部谈好了。79年刚过完春节,父亲就宣布要搬会他自己的老家。当时我正在村中学读初中,父亲把我的学籍也转到乡中去了(见遇作往事如风之七:转学及同桌的她),父亲老家也按我们家的实际人口分好了田和山林。可这事被我母亲家的乡邻知道后,死活就是不让我父母搬家。他们有的劝说,有的甚至哭哭啼啼的,求我父亲。父亲为人老实忠厚,在村民眼里是个难得的好人,他们都舍不得他走。父亲也被乡邻们诚挚的感情打动了,于是,父亲第一次搬家计划告吹。

    又过了几年,到了1985年,父亲还是搬家了。这一次父亲态度坚决,谁劝也没用,终于搬家成功。而这时的我已经在外面工作好几年了。记得第一次回父亲老家,还是一路打听才找到自己家家门的,说来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了(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没到过父亲老家)。
第一笔不该拥有的财富。

    就在父亲第一次准备搬家时,他老家把原来父亲祖上的地基划给了我们家,让我们搬回去后做房子用。可由于母亲家好心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十一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9) | 发表于 18:00

往事如风之十一:父母亲的婚姻

先说说我的父亲吧。

    我家祖上是有钱人,也就是所谓的大户人家。我爷爷在世时,家里有一栋一连两进的大房子,中间还有一个好大的天井,两側有厢房,前后左右各有院子。房子占地面积少说也有几千平米吧。村上的山林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家的。可我爷爷奶奶都去世的早,在我父亲三岁那年奶奶走了,十岁那年爷爷又撒手西去了,家里只留下我姑姑和我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了。不懂事的父亲染上了赌博恶习,结果把山林和田地全输光了,就连唯一栖身的房子也被我父亲低价抵押了。家,是很快就破落了。姑姑无奈,含泪嫁人了。

    后来我同族的叔叔伯伯实在看不过去,又凑钱帮我父亲把房子赎回来,并教导我父亲要好好做人,不能再去赌了。可我父亲那里听得进去,这边刚赎会房子,那边他就找人把房子给卖了,换来的钱又拿去填了赌窝。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父亲只得东家借宿,西家混饭。解放后,父亲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贫农阶级了。有过了几年,同族叔伯实在也是看不下去,于1952年的春上,在离我家几十里远的地方找了个老篾匠,让我父亲学徒去了。做手艺学徒是很苦的,父亲本也不想去,曾经少爷出身的他那里吃得这个苦,可想想不去也不行啊,再这么混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再说说我的母亲。

    母亲是个苦命人。家境贫寒的她过早的就挑起了家庭重担。外公在母亲十二岁上就因病死了,外婆倒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九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17:55

往事如风之九: 童年的游戏 

    现在的小孩上网、玩电游,生活自是五彩缤纷,我们那时候没有这些玩,就连带电的也只见过手电筒。到了八十年代才知道有电灯、电视,但我们自有我们的乐趣,记忆深处,有过最快乐的童年,无忧无虑,可以和伙伴们尽情的玩耍,可以一直快乐,一直的什么也不用想的童年。

    童年的时候,放学后,放下书包,便和伙伴们玩一些,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傻的游戏。从下午时分一直到傍晚,每次在大人的叫唤声中才不舍的结束游戏,用脏脏的小手掸掸身上的灰尘,再把放在草地上的书包背起来,依依不舍的和伙伴告别,这才满足的离去。
那个时候我常想,童年的游戏是否可以玩一辈子,我们是否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的长不大,永远的可以享受童年的快乐。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童年是短暂的,它晃眼即逝,留下的只有温暖的回忆。

    记得童年玩的最多的游戏,男孩是滚铁环、弹珠子、丢沙包、摔宝、拍画片等,女孩则玩跳绳、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踢房子等。但也并不是分的那么清楚,男孩也可以踢房子,女孩也可以打弹珠,全看个人喜好了。曾有过的这些游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最快乐的时光。
 
    1.弹珠子

    弹珠子是那个时候最有趣的游戏之一,它的玩法也很简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每个人出一颗珠子,用大拇指打击弹子,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八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0) | 发表于 17:52

往事如风之八:端午往事
 
 又到一年粽飘香,不由得想起了记忆中的一件往事。

    记的那是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端午节,村民们找到老队长(当时村不叫村,叫生产队,村长都叫队长)说现在打倒了“四人帮”,也不搞破四旧了,外面有的地方又开始划龙船比赛了,我们是不是也搞起来?老队长经不住大家的软磨硬泡,便同意了村民的要求。当时我们村分为两个生产小队,各自有自己的龙船,破四旧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真的把龙船彻底破坏掉,而是藏了起来,骗过了工作组的人。现在听说可以搞划龙船比赛,大家兴奋不已,七手八脚的都把自己藏起来的龙船抬了出来,并安排木匠师傅尽快修复好龙船,重新涮上油
漆,准备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大展身手。
 
 毕竟已经有十来年没有搞过划龙船比赛活动了,对怎么组织,协调都很陌生了,特别是划手、舵手、鼓手之间的配合更是个大问题,比赛选手就更是争得热火朝天。年轻人由于从没参加过龙船比赛,再说当时也没有其他的文体活动,生活过的单调乏味,所以都报名要求参加。而年纪大一点的也因为多年没有划过龙船了,又都很想再体味一下年轻时的那种激情,最后经队委会讨论决定,本次比赛只让那些原来参加过的村民比赛,理由很简单,说年轻人从来没有练习过,不知道配合,等下一年的龙船比赛就让年轻人自己搞。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老队长担心国家不允许搞龙船比赛,怕上面追究责任而害了年轻人(当年谁要是走资本主
义道路、搞复辟那可就有他受的了)。
   
    老队长的担心并非多余,五月初五,我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