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二十三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7) | 发表于 21:46

往事如风之二十三:中秋烧窑

    小时候过中秋节,除了能吃上月饼,花生,柚子等诱人的食品外,更主要的是可以烧窑。
烧窑,是在中秋晚上举行的一种纪念活动。纪念什么,为什么而烧窑,我们不得而知。烧窑的风俗起源于什么年代,也不知道,问过老辈人,他们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这个习俗。到了中秋晚上,只要不下雨,窑是每年必烧的。中秋的晚上,全村人一边看烧窑,一边赏月吃月饼等东西,很是热闹。

    烧窑活动是在村里祠堂前的广场上进行的。先要搭窑。搭窑必须用我们老家生产的土瓦,就是那种没有上釉的、灰颜色的瓦。现在这种瓦已经绝迹了。每年中秋节前几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到后山上去挖土瓦。因为土瓦都是以前的老房子才用,只有后山上才埋的有这东西。到了中秋节当天,会搭窑的大人就帮我们把窑搭起来。

    窑的外型很象古塔,圆的,下面大,到顶上就是尖的了。一般的小窑都有一米多高,底部直径有五十公分左右;而大窑却有二、三米高,底部直径也有一米左右。搭窑是比较难的,用一片片并不规则的土瓦,一块叠一块,成圆形,底部用大石块垫一圈,就象做房子打基础一样,然后一圈比一圈小,用土瓦搭起来,直到窑顶尖部。其间不能用任何东西做支撑。所以说,搭窑不仅是技术性很强,而且要心细手巧,一点也马虎不得。技术不好的人搭到一半就会塔掉;有时候你好不容易快搭好了,手一个不经意的抖动,就有可能让你前功尽弃。难怪搭窑的师傅会说,搭一个大点的窑比在田里收割一天水稻还更累人。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之二十二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4) | 发表于 21:42

  往事如风之二十二:家乡的豆腐脑

    现在有一种即冲即喝的豆腐花,只要用开水一冲等上几分钟就能喝了,可我还是喜欢母亲做的家乡风味的豆腐脑。之所以叫做“豆腐脑”,我想大概是因为它的鲜美白嫩吧。喜欢家乡的豆腐脑那独有的香甜的味道,喜欢吃豆腐脑时那种浓郁的乡情。    
    每个喜庆的日子里,母亲总会制作一箱豆腐。每次我都会伴在左右看母亲劳作,制作工序也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提前一天,母亲会拿出收藏的黄豆再进行一次挑选,将不合意的全部剔出,剩下的那些颗颗浑圆饱满,在竹制的盘中滚来滚去,似金黄色的珍珠,煞是好看。     
    接着就是进行第二项工作——去皮。去皮要用石磨碾。家里的那架石磨年代已经很久远了,放在屋子的角落里。平常总是沉默的它,这时又吱吱呀呀地唱起歌来。母亲一手推着石磨,一手抓起黄豆使之漏进石眼,动作优美而娴熟。随着石磨笨拙的转动,听见底下传来“噼噼叭叭”的声音。圆圆的黄豆已经被碎成两瓣了,从石磨的缝隙中落入等着的团箩中。似雨溅落,且更有韵味。    
    等全部去掉皮,母亲将之端到院中,分成几次迎风抛起来。只见母亲握着团箩的两边一用力,黄豆就从中跃起,落下的时候,那些豆皮就飘了出去。儿时的自己每当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二十一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21:40

往事如风之二十一:故乡的月亮
  
    
   城市的街头,灯火阑珊……
  
    多少年来,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在华灯初上的夜晚,迷离于闪闪烁烁的万家灯火,情感一直空着,象黑夜里无人抚慰的孩子,总有呓语和感慨,却总找不到那一个最原始的支点。
  
    就这样在城市里散步,一直走着,在迷离的灯光里,一年又一年,陀螺式的流失于一抹又一抹的光圈,人被弃置在城市的哪一个角落里做梦?川流不息的车龙人海、光华如水的街市琉窗……一种极深的惆怅隐隐作痛,终于情不自禁的逸出,叹口气对友人说:“城市没有月亮,只有思念,却无处寄存”。友人笑语:“城市里有星光啊……”。
  
    我归于默然。城市里有月亮吗?这么多年我却一直没有看到城市的月亮,甚至想不起城市的哪一个夜晚还洒满月光,只有踩碎的灯光,踏碎的空思,象一缕缕苍白的光束,象一瀑瀑五彩斑斓的霓虹……我的月亮落了,栖在乡间的那棵枝叶婆娑的老香樟树上……
  
    月华如水的夜晚,我们是一群月亮里的猫,总爱爬那棵好几个孩子才能环抱一圈的老树,爬呀爬却总是刚爬上一点便被滑下来了,我想那时月亮一定在树叶里偷笑我们的调皮和无知。那时,大人们总爱拿着自家的凉席铺在老香樟树下,或者躺着谈天说地,或者坐着絮叨一些家常农事,生活的宁静又如那淡淡的月光轻轻洒满了所有的夜晚…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二十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1) | 发表于 21:38

往事如风之二十:童年的夏天 
 
儿时的夏天没有空调,没有冰激凌,有的是骄阳下黝黑的皮肤,有的是碧波中清脆的欢笑。

    太阳还没有偏西,只是略微收敛了一下他的怒火,就有小伙伴村前村后地开始邀约下河游泳了。那时的河清凌凌的,时不时有一艘艘船伴随着咿呀呀的摇橹声驶过,荡起涟漪一圈圈,两岸绿树成荫,蝉鸣一片,好一派水乡风光。不一会儿,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到来了,小河便很快淹没在一片喧闹声中了。

孩子们享受着水给他们带来的清凉和快乐!胆子小的,不会游泳的或坐在水中的台阶上看别人游泳,或站在水中,玩背人的游戏。水的神奇力量使小个子也能驮起那大胖子,让大家都跃跃欲试!还有的在浅滩处互相泼着水,打起水仗来,个个像只水鸭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游泳健将。他们有的你追我赶,变换着各种泳姿竞技,有的一个猛子扎进水中,不一会钻出水面,甩一甩头上的水,一脸得意的笑!

我曾经也是这堆孩子中的一员,我们一起比赛所谓的潜泳,看谁在水里闭的时间更长更久;一起到对岸去偷西瓜,看谁偷回来的瓜又大又甜;也一起到对岸去摸螃壳(学名应该是叫“河蚌”吧),带回家喂鸭子。邻居女孩小梅,虽然泳技不佳,也就只会几下狗狍式,却丝毫不影响她参与其中的热情!经常和我们一起游到对岸偷西瓜和摸螃壳。有一次,她收获颇丰,竟摸了一脚盆螃壳,乐得心里屁颠屁颠的,想象着家里的鸭子大快朵颐的情景,想象着妈妈啧啧称赞的模样,险些笑出声来!然而,没等她高兴多久,难题就来了,如何把这一脚盆的螃壳运到对岸去

2007/03/07 | 往事如风系列散文之十九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82) | 发表于 21:37

往事如风之十九:童年的小纸船

 
  还记得小时侯折的小纸船吗?

  其实折法很简单的。一张白皙的方纸在外婆的手指翻飞中,很快就折成了。形状象夜空中新生的月牙。

  于是,折小纸船方法,我很容易就学会了。

  我听外婆说,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想得到的什么写在小纸船上,然后把它放在溪中,让它顺水流向远方。

  那么,有人拾到了或者看见了,他就会帮助你实现梦想了。

  难得顽皮的我终于安静下来。我要思索我最想得到的什么。

  于是我做了第一只纸船,写下我想得到的东西--每当夜晚的时候,那个挂在香樟树枝上圆圆的月亮。

  因为它多亮啊!

  夏天乘凉的时候,它银白色的光总是透过树叶儿,亲我的脸呢。

  记得一次在黑夜和伙伴玩捉迷藏的时候,我找了一个隐蔽的角落。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只有月亮知道,它跟着我也偷偷地和我躲在一起,还对我使眼色。它那时只是属于我的。后来,夜越来越深了,晒场里再没有人了,只有月亮在无声无息地在陪伴着仍没被人找到的我。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