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7 | 垃圾短信何时休?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2) | 发表于 22:23

如果说当年的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那么,现在款式新颖、精巧便携的手机则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的普及,它的方便、快捷为世人越来越喜爱,人们对手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依赖性。当手机的电已经用光,而又没有随身携带备用电池的时候;当话费已经用完,被强行停机的时候;当忽然需要使用手机,却又进入信号死角的时候,就会有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可以接受和忍受的。更令人生厌的却是那些没完没了的垃圾短信!   
金钱至上,诈骗横行,一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利用短信息作案,骗取钱财,已成公害。我的手机上经常收到获奖的消息,都是告诉我中了某某公司举办的某项活动的大奖,有时奖金竟然高达数十万,看后叫人苦笑。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据报道,还真有不少多人上当受骗。还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短信陷阱,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号,盗取他人钱财。种种不法行为,都是通过手机短信完成的,有时候真的让人防不胜防!    

当然,社会上有人要犯法,这是没法阻拦的,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贪心或者大意。可是,移动(联通)公司,堂堂的国有企业,竟也利用短信骗话费,侵害“上帝”的利益,却怎么也说不过去。  摘录几段看看吧:    
(1)一位少女在浴室里正脱衣服,突然闯进一位男士……欲知后事,请拨打某某某某号。    
(2)一位少妇难耐寂寞,边看录象边呻吟……请拨打某某某某号聆听。    
(3)你的女朋友十分想念你,特意给你留言,请发送某某号收取。    
(4)你的情人特意给你点了一首甜蜜的歌,请你拨打

2007/03/07 | 关于自杀
类别(杂文) | 评论(2) | 阅读(61) | 发表于 22:20

   
    真的不想写这个话题。可就在最近接连看到多起关于自杀的报道!心情很是沉重,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死亡已经是让众人悲泣伤心的事了,可是选择放弃生命,自行毁灭不得不让活着的人深思,更是扼腕叹息。    

从古到今随手翻来,不难看见一个个血泪谱写的死亡悲歌。    

虞姬死了,一剑刎颈,血溅霸王心,那一剑斩断的不是自己的颈项,是想斩断束缚项羽展翅的藤蔓,其情可问天地,其义可感山海,可是在我看来还是不该,为什么要选择死呢,为什么不继续与项羽同舟共济呢!结局很明显,她的死并没有换来项羽的任何胜利,最后项羽依然是兵困乌江,大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英雄气短随虞美人赴了黄泉路。或许我有些愚拙,总是在想如果虞姬未死,而是与项羽生死与共,结局又将如何?会有以后的项羽血溅乌江吗?历史是不是就该少了些凄凉和血泪啊!如果项羽勇敢回去面对父老乡亲,为已逝的兄弟们照顾老小,重塑霸王雄威,那未来的历史项羽该又是怎么样的传奇呢!    

屈原之死,纵身一跃,惊涛拍岸,万物神伤,一个以灵魂为字的诗人成了永远的回忆,留下的诗卷撼动了多少人的心灵,他的死让多少人有“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怅惘。我也有些傻气,常常幻想屈原抛名弃利,隐居深山,孤陋浅出,那现在又何止寥寥一本《离骚》而

2007/03/07 | 构建和谐社会面对的挑战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54) | 发表于 22:15


    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规定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从原有的三位一体,正式扩展为四位一体。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开始把社会建设提到突出位置,划时代地把以人为本的社会问题提到与政治,经济,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构建和谐社会纳入经济工作视野,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经济发展要普遍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经济差别和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它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是如此。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但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从经济的角度来探讨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的。一切有损社会和谐的人际隔阂、紧张、冲突因素,归根到底源于利益分配的公平失落。因此,决定社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经济上实现和谐,才能达到政

2007/03/07 | 放屁的学问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3) | 发表于 22:11


    看官们别笑啊,放屁真有学问呢!这话怎么说的?

   晚上吃了些不该吃的东西,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时肚子很不争气,不停的“咕鲁、咕鲁、卜”,老婆和小孩有意见了,说我破坏家里的空气。我狡辩说,我也没办法啊,这玩意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老婆大人说,你要放就到卫生间去放个痛快,或者干脆出门,到外面去放个痛快,到不再放了再回家。我很委屈!这可是生理现象啊!可又经不住他们的罗索,还是逃避吧,不是有这么句话叫“惹不起躲得起”吗,我闪还不行吗。

   信步来到大街上,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遭杂的喧闹和商家的广告声正好可以掩盖我的通气声。我放松了,也坦然了。放松之后,坦然之余,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是我中学同学,记忆中他就有控制自己放屁的功夫。当年在学校,只要是他不喜欢的老师或他不喜欢上的课,他就会捣乱。他捣乱的方法和我们都不同,他会放屁。经常引起我们哄堂大笑,连老师也是忍禁莞尔。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怎么样了,有时间得找到他,好好请教请教一下放屁的学问。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谓最自由、最民主的超级大国,一方面到处挥舞他那讹诈的棍棒,另一方面到处大放撅词,不也是经常臭不可闻么?还有他那些跟随们,不闻其臭,竟也乱放一通。他,或者他们都是为着一些不可见人的目的,选择一定的时间放出那些臭狗屁的。他们不仅会乱放屁,还会乱咬人,伤痕累累的世界不都是他们的杰作吗?

   宝岛台湾自古就是我中华民族的领土。可自从那个什么辉,什么扁的上台后,就连祖宗都不想要了。宁肯去亲别人的屁股,也不要自己的脸面了。不是放屁又是什么?关起门来在自己家里放屁,臭也就臭

2007/03/07 | 道德律令的尊严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35) | 发表于 22:06


道德律令的存在和延续,一半是由于人类自身崇高的使命--为了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一半是由于人类自私的维持自身生存--以契约的形式约束个体从而保护个体,达到社会形成各个方面的制衡。道德律令之所以能够在一个社会产生效果,也是每一个个体积累起来的。

雷锋就是个体中最为优秀值得推崇的一个。他存在着,并且给人以一种力量,尤其是乔安山那些人,从他身上传承着,又延续着,使社会得以按照标榜的道德那样安全的维持着。

直到有一天,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太再相信道德律令的尊严了。这种现象人们把他叫做“社会转型”。历史上是常有的事。孔子叹息“礼崩乐坏”,于是乎倡导恢复周王旧制天下大同,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是他失败了,代而起之的是崭新的法家规范,获得了成功。秦朝之后,法家的基础又失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黄老的休养生息;经过一段时间休整,董仲舒来了个天人合一,君权神授,致使天下文化大一统。

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事实,道德的基础破坏之后,想再恢复原来道德律令基本很难,只有重创一个新的体系,使新情况下的人们赞赏这个体系,衷心拥护这个体系,才能维持着社会道德的运转。

还有,社会道德是有其规范的,但关键是精神内核。封建王朝几千年,无非只有三句话: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还有一句是“存天理,灭人欲”。之前之后的千字文、幼学琼林、三字经、增广贤文,俱都是将一些实施规范,编发成琅琅上口的文字,千年诵读,但是,几千年过去了,什么“人之初性本善”、什么“存心有天知”都是“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了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