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7 | 说广告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1) | 发表于 23:12

广告者,销售也。看那些五彩缤纷的广告,颜色绚丽,制作精良,帅哥靓女,明星耀眼。可是,哪个广告值得人们去信任?

报纸上的报导,新闻里的追踪,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举一最简单例子,谁曾用潘婷洗发水一头秀发便能够闪光飘逸?谁喝了冰茶便能如入北极冰天雪地?

君不见多少人拿着救命的钱去电视上所谓的送子医院,多少人花心血花体力去服用减肥产品,请问,有几个能够达到理想目标的?即便你站出来走在观众面前,人家都会以为你是得了好处的托。

那些做广告的明星们,为了钱,不管他人死活,图的是什么?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啦?良心呢?自尊呢?都见鬼去了吧!

走到街上,不管好看不好看,不管美观不美观,不管放的是不是地方,到处都拥挤着广告牌,虽不发声,却让人感到满世界都轰轰隆隆的。电视台也很霸道,据说有名人卖书搭鞋,电视台却实实在在播节目搭广告。央视走在前面,一部电影,播到一半,广告上来了,或让演皇上演火了的电影演员说“当皇上要当好皇上喝酒要喝好酒”,或让一个老外一个劲大喊“胃必治”。
  
央视既做了榜样,地方台就更凶猛,央视还能保持电影播放到一半时才播广告,许多地方台却是隔个十分八分钟就轰炸一番,要么让明星教你怎样丰乳怎样细腰,要么让乡下老太太痛哭流涕感谢某药厂的好药,重复又重复,轰鸣加狂闪,一弄半天没个完。当然,你可以不看这些广告,可你又惦记下面的节目,别的事做不进去,换了台子又怕误事,只好在那里守着。好在,看电视的人们脾气都不错,没有人在这时候想

2007/03/07 | 说抽烟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4) | 发表于 23:09

我不喜酒,却好烟。

说起学抽烟,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了。还是1984年吧,出差到外地,随行的是个比我还小两岁的弟兄,那时,我们两都不会烟、酒。外地同行热情的接待,说是天下警察是一家!吃饭喝酒抽烟是自然的,君不见几乎所有的影视片里面描写警察办案时不都离不开烟吗。我们可好,两个小兄弟到了人家的地头,烟酒不沾,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虽然事情还是办好了,可办的不痛快。

回来后,就下定决心学抽烟喝酒了,烟是学会了,可酒于我实在没缘,也只好放弃了。这一抽啊,就是二十多年了。由开始的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现在一天两包有时候还觉不过隐,每每检查身体,医生都会大惊小怪的说:你的肺都黑了,以后千万别再抽烟了!我却总是笑笑说:肺黑了有什么关系啊,只要心不黑就行呗。

其实,我知道,医生也是为我好。只是这么多年的老习惯,要戒还真难!每次掏出烟来看到烟壳上印着的“吸烟有害健康”几个字,也想:还是戒了吧,实在不行就少抽点?可总是食言。近闻国家将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进行立法限制,这是好事啊,坚决拥护。

烟这玩意,对人体的害处无须多言,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了。就连我那儿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干涉我抽烟了。说是影响了他的健康成长。可见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是多么的普及。不过,有时候也想,难道戒烟就真的那么难?答案是非也!那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戒烟,而且借口都是烟难戒?其实,说穿了还是不想戒!吸烟对身体有害,固然不错,可吸烟也有不少好处啊。不信的话,你看啊。

2007/03/07 | 说吃醋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23:05

   
早就听说山西人特别爱吃醋,可谓嗜醋如命也。但我真正领略山西人吃醋的厉害则是不日前在一家山西削面馆里。那是一家绝称不上干净的只有十几个脏兮兮的小圆凳和五六张污迹斑斑的小方桌的临街小店。店主人大概是正宗的山西人吧,这从他对刚进屋操山西口音的四个汉子的超乎寻常的热情就能判断出来。四碗面端上来后,这四条汉子中一个抄起桌上的一个醋瓶子往自己的碗里咕咚咕咚猛倒一通然后又递给旁边的一位。转眼,一瓶子醋见了底。
      
山西人爱吃醋由此可见一斑。
      
据说东北人不但吃起醋来小心翼翼,而且还忌讳说吃醋。某某要是说“我爱吃醋”,保证会成为大家开涮的对象。于是即便是到了饭馆酒楼,非吃醋不可的时候,人们也不直说醋,而是说:“来点山西可乐”。
 
我们身居南方,也有不少人喜欢吃醋。上饺子馆,老板都会问一声“要醋吗?”但一般都不会问你“吃醋吗?”。特别是到了春夏交替的季节,还用熏醋来预防感冒。还有人用醋治疗脚气。可见醋真是个好东西,不但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料,还有不少其他作用。如开胃醒脑助消化,甚至还具有解酒之功效,可谓大醋是个宝,男人女人离不了。
      
既然醋是个宝,为什么人们又怕说吃醋呢?只因为人们怕吃的醋不是吃的醋。但这两种醋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酸。不同点是一个装在瓶里,一个装在心里。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瓶醋,据说,这是女娲在造人的时候特意放进去的,只不过当时放在时候醋瓶子没有进行规范化生产,所以

2007/03/07 | “醉话”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8) | 发表于 23:04

醉话,实话也。赤裸裸,丝毫没有遮拦,心想什麽,就说什麽,没有顾忌,没有防线,诉说真情,渲泻哀伤,就象原汁原味的牛肉汤丝毫没有佐料。中国人吃东西很看重口感,并不怎麽在意营养。尽管偶尔也想咬口大葱嚼嚼,辣的嘴歪鼻斜,满头冒汗,不由叹之曰;原味差也。却也有那大彻大悟的高人,为了吃到原味,天天喝那不加任何佐料的淡牛肉汤。

近年时兴各种文化,笔者以为,不管是酒文化、茶文化、烟文化,还是吃的各种文化,包括抹口红、接吻、说话,统统应该叫咀文化。吃酒、喝茶、说话、吃东西,哪一件能离开嘴呢?抹口红是为了让嘴更漂亮,接吻是人们通过嘴传递情感。醉话,当属酒文化的范畴,但我相信所有有关酒文化的书中,要麽故意隐去不载,要麽一笔带过。君不见某酒广告词说:“喝了不上头”吗?

中国人实在太爱热闹了,连吃饭的功夫也不放过。不管亲朋相聚,还是宴请客人,通过酒烘托席间的活跃场面,营造席间的热烈气氛。不象老外那样性急,那样冷冷清清端个大酒杯各顾各。尽管酒杯小了点,可中国人有的是时间。亲朋相聚,用不着扭扭捏捏,装腔作势。开怀畅饮,一醉方休。醉话交流,妙趣横生,毫无掩饰,痛快淋漓。宴请客人,难免拘谨,有了酒,便找到了谈话的主题,一下子缩短了客人与自己之间的距离。席间劝酒,更是一门大学问,书本上是根本学不来的,全凭经多识广,临场发挥,只要能让客人喝酒,便是真本事。这大概与中国人的含蓄、内向性格有关。近年虽有改观,嘴上说能喝多少是多少,但仍少不了要三番五次向客人劝酒,生怕慢待了客人,给客人留下坏印象。作为主人,那怕是喝成一滩泥,只要客人喝,就得奉陪到底。有人以为醉酒是一种享受,宠辱皆忘,飘飘然昏昏然欣欣然,妙不可言;有人以为醉酒

2007/03/07 | 说“自信”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6) | 发表于 23:03

 
 
      常常有人问: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有一个答案:活着是为了追求满足和自信--有自信才活着。尽管生活的延续和诸多变故会促使一个人成长转变,生活的方式和意义程度有所不同,但内心的欲望追求和自信是坚定的,至少总会有那么一股气在!

    人性是虚荣的,但虚荣维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自信正是从虚荣中分离出来又经过了一段脱胎换骨的大变革而转换了面目,有趣得很。这都是人类的聪明和良苦用心。人们不愿自揭其短,就给它骗取了一个好名声。
   
 自信不能盲目。自信的事通常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自信能力范围外的事无异于自抬身价,自欺欺人,实质上跟赌博差不多,那就是盲目自信了。常做这样的事情失望当然就越多,开心的机会也越小。
 
    其实质朴的自信是长久的,并不是心血来潮的自信膨胀,把失去作为短暂的经历,人生的必然。俗话说的好:好收成不是年年有的。冷静的看待得失,偶尔来点阿Q精神,自我安慰一下,“敷衍”自己也未尝不可--因为每个人不是“野心”太大就是对某事太过专注。在我看来,万事不求大成,至少能略有小成。

    自信不是什么万能膏药,一贴就灵。记得当学生时,每次考试结束后我都感觉良好,可到最后还是没吃到什么好果子。盲目自信常常导致“当局者迷”。很多成功者常把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