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8 | 乡村风景系列散文之二
类别(散文) | 评论(1) | 阅读(26) | 发表于 16:38

乡村风景(二)

 1、村庄的声音

村庄拥有世上最完整的低音部。

牛用声音穿过村庄,田地,甚至河流山川。它用青草养大自己时,把世上最蓬勃的声音--草的声音溶入了自己的发音体系。它每一声重重的呼唤,感应最深的不是村庄的耳朵,而是那些低处的草们。

虫子是最近身的乡村声音的制做者。它从每一个角度描绘出乡村的众多秘密:村庄这个多面几何体,终于看到了那些阳光照耀不到的隐身处,那些人们不知道的乡村侧面。

它深藏在村庄和植物的根部,深藏在一些农具的躯体里,甚至藏在一些动物的皮肤里,喜欢用那些人类鲜知的声调,将乡村带往个类似神灵的世界中。

2、乡间的秋

空旷的田野,弥漫着潮湿的晨的气息,风也是潮湿的,凉凉的,伴着簿簿的雾,浸透了整个初秋。

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田埂,把无际的田野分割的七七八八,犹如一张奇特的飘着谷香的金色地图。窄窄的小溪,依附着一条较宽的田间路一并延伸着,弯弯曲曲,长蛇般的,那曲线优美得像极了古代的仕女图,温婉又柔美。它轻盈的流淌着,不羁且悠哉,嘻闹着哗哗又叮咚,清脆声连鸟儿都嫉妒。

都说一叶知秋,可这里没有树没有大片的叶,如何知

2007/03/08 | 乡村风景系列散文之一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1) | 发表于 16:36

乡村风景一
 
 

    家乡的村庄

    家乡的村庄。开门见山,山高水长。

    红太阳高高挂在高山头上,村民们靠山吃山,在阴历的坎边把一粒种子从山脚种到山顶。

    当雨水从瓦檐滴到磨刀石上,乡亲们将用一生掌握一件农具。

    叔伯牵着老牛,耕那永远也耕不尽的生活沧桑。

    古井上的松枝,树大招风,吹得喜鹊倾巢而出。

    村姑,哼着农家歌谣在水源拐弯处的石板上浣衣。

    家乡的村庄。一出门就碰到亲戚,用每一句方言温馨着古朴的家园。

    田埂﹒禾

    田埂和禾。摄影师理想组合的镜头,背景是村庄,古井和流水。

2007/03/08 | 再谈机关作风
类别(杂文) | 评论(10) | 阅读(63) | 发表于 00:05

  
 

上班时间玩游戏、打扑克,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让安徽省滁州市部分“懒官”受到轻则“效能告诫”,重则“免职”甚至“辞退”的处分。记者从该市“效能办”获悉,截止到目前全市已经有260余人受到程度不同的处分。(10月20日中国新闻网)

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时代,机关人员的办公条件有了飞快的更新,随着办公信息化的推开,上网办公、浏览成了一种自然。网络是个精彩的世界,无奇不有,在网上办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感受到很多新事物。同时也由此带来消极的一面,网上可以独自一人自娱自乐,感受玩游戏、打扑克、聊天的乐趣。网上娱乐有很强的刺激,久而久之能让人迷恋,让人上瘾。机关上班是一种服务,它面向公众,在工作时间内不务正业,沉浸于娱乐玩耍,必将给机关效率,工作态度等带来不利。

机关效能年年讲,月月抓,有的地方出台的惩处措施也够威够力,但是办公时间在网络上不务正业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非常严重。他们不断的与领导捉迷藏,领导来就关机,或者点最小化,领导走又继续战斗,自得其乐。这可说是一种机关通病,滁州市处分260人就可从中看出其严重性。

机关制度是严格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可谓高,但如此的不自律,象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瘾头十足的沉浸于网络,这里面还有一些客观影响:一些单位的头头单独的办公室,常上常乐,没有人监督;有的单位对宽带上网严加管制,但是领导办公室的网络不受此限,当然工作需要也无可非议,我们这有个单位主要领导玩游戏过关斩将比高手还厉害,兴奋之时还能在

2007/03/08 | 宰相肚里能撑船
类别(杂文) | 评论(1) | 阅读(90) | 发表于 00:03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丧妻,后续一妾姣娘。姣娘出身名门,从小勤学苦读,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无不精通,是一才女。婚后,因为王安石身为宰相,整日忙于国事,常在外不回家。这姣娘年方十八,正是妙龄,空对日月,难守春情,与家中一同年的仆人勾搭。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有心训斥姣娘,又苦无赁证。一天,王安石声称外出有事,悄悄藏在家中,然后让轿夫抬着空轿子出去。
    
    深夜,他溜到自家窗外偷听,果然听见姣娘与仆人在屋里调情。王安石气得举拳就要砸门,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堂堂一国宰相,常言家丑不可外扬,我这一砸门,万一传扬出去,岂不惹众人耻笑。”想到这里,他长叹一口气,转身就走,不料一下撞上院中那棵大树。抬头,见树上有个老鸦窝,他灵机一动,取了一根竹竿,向树上的老鸦窝捅了几下,乌鸦惊叫着飞了,屋里的仆人闻声慌忙从后窗逃走。
    
    王安石装着不知道。一眨眼,中秋节到了,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机婉言相劝姣娘,就约她在花亭赏月。酒过三巡,王安石说:“今乃中秋佳节,饮空酒无趣,我吟一首诗你来答对,以助酒兴如何?”姣娘欣然答应。王安石趁机说:
    
      日出东来还转东,
      乌鸦不叫竹竿捅。
     

2007/03/08 | 闲话知己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3) | 发表于 00:03

几千年前,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那曲《高山流水》造就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的词语——知音。它还有个似乎应用得更为广泛的同义词——知己。    
知己,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知道知己的意思。芸芸众生,知道自己的人一定很多,但大多数只是记住了你的容貌、举止、身份、地位、财富、名声等而已,真正意义上的相知却是少之又少。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在吊秋瑾的挽联中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己同怀视之”,并以此来感叹知己者的难能可贵。    
知己是知道自己的人,但它更是赏识自己,理解自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知己就象是另一个自己。人海虽大,若要找到另一个自己是何等的困难。    
知己是朋友,但朋友未必就会成为知己。朋友是可寻的,知己却是可遇而不可寻的。人生活在社会中免不了与人交往,而与人交往自然就会产生朋友。朋友有很多种,有两小无猜的朋友,有意趣相投的朋友,有荣辱与共的朋友,当然也包括了酒肉朋友和狐朋狗友。朋友也可以有很多,人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这个道理。朋友多了,自然有好有坏。古语云“与小人交,如入庖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与君子交,如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择友的重要。     
以往一提到朋友,人们就会想起“桃园结义”。三位隐身于市井的英雄生死与共,闯下了三分的天下。这种比火还热,比酒还烈,比血还浓的情感确实堪称朋友的典范。然而,我认为他们还不能算做知己。因为知己所注重的往往更是一种默契,一种心心相知的默契。若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