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08 | 蚂蚁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8) | 发表于 22:02

人类创造了文明,却在渐渐失去他原有的文明,一切的一切都被包裹在钢筋水泥之中,人情变得冷漠,人性变得虚伪,有时候觉得与人打交道很累,若想做到以心换心,必须要攻破一道道防线,来证明自己的诚意、自己的真心。

而与小动物相处就不同了,它们不会瞧不起你,不会给你脸色看,更不会骗你。看过一本名为《一只狗的遗嘱》的书,它的序言是一篇辩护词,是作者为他那惨遭邻居枪杀的狗作的辩护词,文中所表达的感情不断的冲激着我,在感慨狗的主人对狗的致深的爱与理解的同时,不禁对人性有些失望。

朋友常常劝我,凡事都有美好的一面,是吗?这是不是种阿Q精神呢?不知道。有的时候喜欢看天——看天,是想透过云层看整个宇宙,在宇宙所有按自己的轨迹运行的天体中,在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生活着各种生灵,从某一高度看,所有的生灵都在按自己的轨迹生活着,就好像我们俯视地上的蚂蚁,我们不能确切的知道它们生活得怎么样,但是我们能够看到,它们在不知疲倦的搬运食物和泥土,为生计而忙碌着。蚂蚁尚是如此,何况人类?但不知道在蚂蚁的眼里,人类是个什么样子

2007/03/08 | 品位宁静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28) | 发表于 22:01
  
 

古希腊有个传说,仁慈的上帝赐给人类宁静。但宁静厌恶世人纷乱与争吵,他自我放逐了,只有在深夜和人烟稀少处才发现他的面容。毋庸讳言,现在“宁静”这个上帝的使者,更是离我们中间一些人越来越远,他们混天度日,浮躁、喧闹……

宁静是美。作家李健吾有一句评论诗人何其芳诗作的话:宁静的孩子,常有美丽的现象。是啊!在宁静中,思绪会张开灵动的翅膀,仿佛秋夜,天宇明净,云絮飘过,其形其状,幻出多少美丽的图像啊!苏轼说:“一叶屹然”,在宁静的空无一人的秋夜,一片叶子落地的声音是那样的清亮,生动的细节,深幽的意境,定然是若悬若浮地听栖在他心灵深处。

宁静是福。但真正能够走进宁静,深谙其中之味的又有几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目标,然而不少人却在自寻烦恼,在种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中丧失自我,活得很累。有个事实无法忽略:在宁静恬静的环境中,我们的健康才不会被摧残。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人的生命脆弱如风中芦苇,是需要宁静呵护的。”

品位这如诗如画的宁静,便是呼唤宁静,只有我们中间更多人认识到宁静的宝贵并追逐它,我们才有希望在林荫道上迈进自己理想的乐园。
 
 
2007/03/08 | 沏一壶茶 笑看人间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4) | 发表于 21:57

工作之余泡上一壶好茶,邀二三知已,品品茶聊聊天。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和休闲方式。
  
品茶一般来说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品茶的地方。要选择清静淡雅之处,最好是荫萠之下、花园之中、书房之内等等。二是要有清心寡欲的人。所谓清心寡欲就是性情随和心地善良,不用心机,清淡处世的人。二者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中,配上这样的人,品茶才能品出味来,才能于品茶中得到乐趣。每每是一杯香茗在手,清香悦鼻,顿觉神清气爽。细啜慢饮,回味无穷。博古论今,谈天说地,忧烦尽去。吟诗作画,听琴对弈,雅趣横生。
 
可以肯定的说内心趋于浮燥的人是不会去品茶的。他们受不了这种寂寞,也没有这份耐心和细心,便无法领略这清雅的乐趣。他们喜欢的是酒桌上的喧嚣和牌桌上的争斗。如果他们去品茶了,十之八九也是迫于无奈的应酬。较之于茶,他们比较喜欢的是烟和酒。那些玩意有较强的刺激感,符合他们的心里需求。当然他们也需要茶,但那是用来解渴、用来“牛饮”的,而绝不是用来品的。花上几百元买条烟,上千元买瓶酒,眼都不眨。要花钱买茶,他们是舍不得的。话又说回来,即使好茶到了他们的手上,也只是体现了茶的商品价值,却难以体现其使用价值。
 
品茶对泡茶的器皿和水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妙玉用贮存了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来泡茶,招待贵客黛玉、宝钗和宝玉。她所用的茶杯也是玉质的古玩珍宝。茶圣陆羽的《茶经》上说到泡茶用水时,也有山水上(泉水),江水中,井水下之说。泡茶的器皿似乎有陶器上,瓷器次,其它下之论。水和器是茶的帮衬,没有这种帮衬,再好的茶也难品出什么好味来。
 
想想人亦如此。光有自身条件是不行的,还要有相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如鱼得水,发挥自如。就我们的国情而

2007/03/08 | 情感与婚姻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01) | 发表于 21:55

 
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婴儿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便是情感的第一次抒发,以后逐渐长大成年,男女体内荷尔蒙的作用和他(她)们的容貌气质经历学识修养产生异性间相吸相爱即爱情。 

“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本能”,爱是情感的精华,是生命的主题,爱消失了,生命也就随之枯萎。

爱情的理智是对美的一种敏感和宁静,帮助痴迷的情人去发现美的面貌和身躯之外的美的心灵和人格。没有理智的爱情是匹突缰野马,过分的理智又会扼杀爱情,使爱的花蕾无法开放。 

柔弱的女人征服男人的有效手段便是爱情和亲情,亲情是爱情的结晶,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男人是山,女人是水,水中有了山的倒影,会显得恬静风姿;山中有了水的滋润,神武中会富含柔情。

爱情是人生乐趣的来源,它也需要控制与升华。智慧可以把多余的感情化解开,可以把原始的激情醇化,净化,美化。有人能使爱情轻灵优美如诗歌,有人却使爱情充满阴暗卑下的欲念,这就是人的格调。真爱不解释,不喧哗,爱只需要行动,真爱只在心灵里歌唱。  

人生最难得的是纯情,最甜蜜的是爱情,最珍贵的是亲情,最痛苦的是离情。最痛苦的离情却不是最可怕的,离情首先是幸运其次才是不幸,最可怕的是没有享受过:纯情,爱情和亲情。 

婚姻是爱情之花的果实,花总是美好的,果实却不一定都是美好的。甜蜜的婚姻是富有的爱情加理智和现实所至,高尚的婚姻非常珍惜亲情也富有宽容心而维持长久,平庸的婚姻往往是考虑现实过多,卑鄙的婚姻必定是爱情以外的东西。有些人借婚姻而一
2007/03/08 | 让孩子做人吧!
类别(随感) | 评论(0) | 阅读(13) | 发表于 21:53

  
    
  人者,普普通通,能力有限;神者,出类拔萃,无所不能。然而,神都是人造的,人不过是在神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现在的人也在造神,这神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这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现在的父母有着宽裕或并不宽裕的经济,但有着足够对付一个孩子的精力。他们不惜一掷千金,再陪上孩子的睡眠、玩乐时间,探索自然的兴趣和自主发展的机会,一心要造出个神来。因为人人都知道“孩子是可塑的,只要压,就能“成材”。我们的教科书、媒体也一贯这样宣传:达芬奇小时侯天天画蛋,所以就成了大画家;毛泽东年轻时专捡热闹的地方看书,所以才成了伟人。这样的引导,更加强了父母造神的决心。
  
  于是父母就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条“成材”之路,押着孩子去变成神。而父母恰恰忘记就是,自己也是个人,怎么可能让孩子变成个神?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平庸的父母生出平庸的孩子,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只不过这些父母都不愿承认罢了。他们只一相情愿地要造出神来。他们往往会说:“我的孩子很聪明,什么都懂,就是不努力,就是粗心。”试想,哪个孩子不想考100分?哪个孩子愿挨打挨骂?会努力和细心也是一种能力。
  
  人群中,多数人都智力平平,最聪明的和最笨的只是少数。人的其它能力也是如此。比如体育,舞蹈,绘画,音乐,表演,社交,经商,等等,不是人人都能“成材”的,人人都可以被压出来的。
  
  所以,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是在自寻烦恼,钻到了牛角尖里。他们会终因孩子是凡人而大失所望。他们打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