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2 | 杂论(十七):说学习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5) | 发表于 00:19


     荀子在其《劝学篇》中开宗明义,提出“学不可以已”,认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深刻阐明了学习在明智修身中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党和政府更把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振兴的高度,积极倡导开展全员性的创建活动,致力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虚心地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苏格拉底却不与理睬,转身就走,这人于是紧紧跟随。不知不觉两人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苏格拉底纵身跳到了小河里,并向求教者招手,示意他也跳到河里。求教者虽然不理解,但出于求教的诚意,也跳进了河里。突然,苏格拉底用力将求教者的头摁在水里,于是求教者就拼命地挣扎。求教者好不容易爬上了岸,非常气愤,就责问苏格拉底到底是为什么。苏格拉底回答说,要想成为一个博学多才人,就必须有象求生一样强烈的求知欲望。哲学上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强烈的求知欲望,正是我们抓好学习的内部动因。而强烈求知的内因,来自于对自身价值的定位。有人把现在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由原来的30年到50年缩短至3年到5年,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知识结构就会老化,也必将被时代所遗弃,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将学习与“忠”和“信”并立,强调学以立德。荀子在《劝学篇》中也说:“君

2007/03/12 | 杂论(十六)十:说“人言”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0) | 发表于 00:16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感叹:“唉!活得真累!”其实,这个“累”主要不是指身体累,而是精神累。你待人诚恳吧,难免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格吧,又引来嫉妒,遭受压制;甘愿平庸吧,生活又没有动力;有所追求吧,每一步都要倍加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的是是非非。

当然,“活得真累”之病,查找病源不难,但若要从外部原因上断根绝种不大可能。我们若想活得不累,活得痛快、潇洒,只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自己,不再让别人的思想潜入你的意念中去。

有一种叫作滑板的玩具,人可以站在上面滑行。这种运动速度很快,相当激烈,掌握不好就会摔倒。一个美国女孩儿要想玩滑板,就会踩上去滑。如果摔倒了,哪怕摔得有点儿狼狈,她也会爬起来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再试一次!”假如一个中国女孩儿也想玩滑板,她心里会想到一连串的问题:摔倒了怎么办?叫人看见多丢人!再说,女孩子玩这个,人家可能会说我太疯、太野了。算了吧,别让人家看着不顺眼……于是她只好不玩。

这类情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然而,正是它使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别人去掌握了。

“轻履者远行”,就是说只有丢掉包袱,才能轻装前进,且走得更远。许多人之所以活得沉重,是因为他们背负了过

2007/03/12 | 杂论(十五):说失败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 | 发表于 00:14

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人生是一条每个人都没有走过的路,迷失方向或陷入困境在所难免。在这种时候,我们选择的一定是折回或绕道;做事也一样,每次一次失败,我们就找到了一条无法通行的道路。对于失败者来说,这也是个别样的收获。

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在悠悠人生路上,能够一帆风顺固然可喜,未能如愿以偿也不必伤心。人之可贵,在于能检计得失,策划将来。失败,让你明白自己的不足,它是下一次成功的踏板。一个能平静地想好失败以后采取第二步骤的人,一个跌下去而能东山再起的人,他的人生就只有“失”,永远不会有“败”。不敢去想第二步,不愿再重整旗鼓的人,他的人生才真正是:一“失”就“败”————一败涂地。所以说“失败”并不是倒下来,而是停下来。

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人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一切迂回的路都绝不会白走。在人生旅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会获得这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还是错,“对”有多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绕远道走错路的结果,使你迷失了方向。但当别人为你焦急惋惜之际,你却采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猎得了一些罕见的鸟兽,而且你多认识了一条路,多锻炼出一分坚强和胆量。

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失败就像一条河,不怕河中的滔天大浪,不怕在渡河中淹死,才可能游到成功的彼岸。所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里程碑,是勇者、强者与懦

2007/03/12 | 杂论(十四):说“马甲”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 | 发表于 00:12

 

说起“马甲”,只要是经常上网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可药品“马甲”大概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8月底,发改委宣布再次降低99种药的价格,可最近记者在北京的一些药房里发现,这些降价药要么是不见了,要么换了包装,结果价格是“不降反升”,涨幅最大的居然涨了十几倍。(9月17日 人民网)

据统计,9年多来,我国已连续19次降低药品价格,共涉及1000多种化学药品和300多种中成药。降价幅度之大、范围之广都十分空前。

可这一道道“降价令”发出之后,怎样?它不但没有得到社会好评如潮,反而是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商联手与降价令“捉迷藏”,玩起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鬼把戏,你降你的价,我谋我的利,只不过变变脸、换换马甲而已,行业利益丝毫不损,“买单”的还是百姓。

事实上,药品价格的下调,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最好”的解决之道——让降价药品消失,换个“马甲”再让它“重生”。以2004年市场上常见的胃药西咪替丁为例,100片装每瓶的价格为4元,在被列入药品降价名单后,从2005年起,成分几乎相同的药品以40多元的价格重出“江湖”。

2007/03/12 | 杂论(十三):说培训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2) | 发表于 00: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之风甚热。这本来是件大好事,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也确实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只有队伍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吗。但是,好事往往被一些人歪办了。“培训中心”顾名思义是培训和学习的场所,可现在不少“培训中心”却变相办成了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豪华宾馆,越来越偏离了“培训”的本意,且由之滋生出大量的腐败行为。

  原本是干工职业再教育的培训中心,竟然摇身变为“桑拿、美容、唱歌、打保龄球”唱“主角”的娱乐中心、休闲中心,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中心”,究竟能起什么作用,是提高干工的素质还是提供腐败的温床?
  
    更重要的是,除了这些以“培训”之名行娱乐之实的常规性腐败外,“培训中心”往往还成为其他腐败活动的通道和工具,如一些领导将“培训中心”变成掩人耳目大享腐化堕落糜烂生活的掩体、“行宫”,这正如我们在张二江、胡长清等腐败大案中已经看到的;再如,借建设“培训中心”的机会,大肆贪污受贿。以河北省巨贪李真为例,其就曾先后通过大建省国税局承德培训中心工程、衡水培训中心工程、石家庄培训中心工程等收受贿赂305万;此外, 由于“培训中心”是块“肥肉”,它也成为人事腐败的重要工具,其负责人基本由主要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