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4 | 要想富当干部?
类别(杂文) | 评论(1) | 阅读(101) | 发表于 16:49

 传闻某县大力宣传“要想富,修公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要想富,养懒兔”,宣传了好几年,没几年就换一个新的口号,结果还是没有富。为探寻致富新招,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微服私访求教于村民知天命者,对曰:“要想富,当干部”。
何曰?都是送礼惹的祸。

近几年来,文件多多,照样吃喝,禁令比比,照样送礼,下级向上级送礼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些企业,班组给车间送,车间给厂长及厂部机关有关主管部门送,厂长给公司领导及公司机关有关部门送。有的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也互相送,还有越级往上级的上级送的,还有的给外单位送、给政府有关方面领导或部门送,有的“曲线救国”,给领导的秘书、司机以及亲朋好友送。

据传地方上也如此。

送礼的时机:春节最盛,端午、中秋次之。再就是选择领导家中红白喜事、孩子上大学,领导病休住院或乔迁新居、升迁调动工作等最佳时机。领导在外培训也是送礼最佳时机,到培训基地借探望领导之际把酒问盏再留下一笔公关费用,冠冕堂皇,皆大欢喜。
送礼的品种也愈来愈丰富多彩:红包现金、购物彩卷、烟酒副食、家具家电、大米鱼肉、水果海鲜、出境公文、期权证券、房产小车、项目清单;请吃请喝、请小姐、请钓鱼、请桑拿、请洗头、请卡拉、请宾舍、请旅游、请游泳、请保龄球、请高尔夫、请斗地主打麻将故意输钱等。

2007/03/14 | 男人的劣根性
类别(杂文) | 评论(2) | 阅读(381) | 发表于 16:47
孔子曾经反复哀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孟子也反问过:“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②可见好色是男人的劣根性。
知耻近乎勇,担得起勇者称号的,齐宣王算一个,他对孟子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最不是东西的,莫过于宋玉。明明好色如命而又不肯承认,他对楚王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好一幅“不好色”的嘴脸!实则不然,宋玉在这里用了夸张、比喻、递进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东家之子”的美丽,他肯定是动了心的,甚至是不可救药的单相思。为了政治上的企图,宋玉向楚王标榜自己不好色时,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
墙那边的少女看了自己一眼,宋玉就开始自作多情。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人,绝对具备宋玉那种想像力。千千万万个夜深人静的子夜,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人在被窝里做梦,正随时占有着许许多多女人:某个女人很苗条,从背影看娇小如垂柳的一根枝条,猛然间转过身来,白嫩的乳房正散发着乳香;某个女人很丰腴,粉红的脸细嫩得看不见毛孔,眸子里秋水盈盈……
这些女人摆着各种风骚而又刺激的动作,温驯如羊而又狂野如狼。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人只要对某个女人一努嘴,她就会树叶般飘开;对某个女人一招手,她就会风儿般吹进房来。三十岁以下的未婚男人在梦中哈哈大笑,把自己给吵醒了:唉,怎么只是个梦?
瞧,这就是男
2007/03/14 | “官”字别解
类别(杂文) | 评论(0) | 阅读(122) | 发表于 16:44

 
  “官”由两个口和一个宝盖头组成,但两口必须从旁相连,不连则为“宫”字。
 “宫”有四解:一曰房屋,而且是较豪华的房屋,如“故宫”;二曰文化娱乐场所,如“文化宫”;三是古代五音之首,如宫、商、角、徵、羽;四是男性生殖器,如古代的宫刑。
 “官”亦有四解。
 官之两口,下口为民,民为根基。上口为官,官为骨干。而习惯上的写法,官口小于民口。这就要求做官之人谨慎开口,不要大张其口或说大话言而无信、或胡吃海喝不吃白不吃、或吹牛拍马传播小道、或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此其一解也。
 其二,口以进食,民以食为天。民口空空,官口忡忡。老百姓如果吃不饱穿不暖,官何以有长久的富贵?
 其三,两口必须相连,不相连者视为“宫”。或追求豪华住所、或追求娱乐享受靡靡之音,那就不是个玩意儿了。两口相连又不可直接相连,是曰官不能将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而消极怠工不愿发挥骨干积极带头之作用。两口要从旁相连,即从旁出主意,想办法,给人以政策,给人以辅助,使民能以自身之利达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而共同发财之目的。
 其四,官字上有一宝盖。宝盖宝盖,宝玺华盖。乃帝王之物国法之象征也。上有国法,下有黎民,官居其中,何以有自在?故民间有“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一说。

 

2007/03/14 | 读不完的你
类别(散文) | 评论(1) | 阅读(128) | 发表于 16:43

 捧着一本书,总是想把它读完的。一本书是一个世界。有时侯,你深入了、了解了、沉醉了。进入其间,迷惑了,这本书无论如何也读不完了,即使合上,它还是在你心里,梦里。那些关不上的情节在你血液里流淌。  

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想把她读完的。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有时侯,你熟悉了、沉迷了、依赖了。和她在一起,找不到自己了。这个人无论如何也读不完了。即使离开,她还是在你的心里,梦里。她的样子,她的笑靥,她和你在一的分分秒秒还在继续。 有的书,得到了。只读了几页,就不愿再读,不是书不精彩,不是书不好,而是自己不喜欢。有的书,看过了,却什么也不记得,隐约只有几个名字在晃动。书是书,你是你,是分开的遥远距离。即使捧着它,面对它,它也没有和你在一起。

有的人,得到了,相处了,却不愿意继续。不是它不够美丽,不够温柔,而是自己不喜欢。有的人,遇到了,面对了,却什么也留不下。隐约记得她的名字,她是她,你是你。在一起的时候,却隔着远远的天涯。

有的书,当时想读,却读不懂。若干年后,再拾起,却能体会。有的书,当时懂得肤浅,若干年后,再温习,领悟更深刻。有的书,就那样轻易放下了。有的书,不是自己愿意读的,以为那是被迫,以后却受益无穷。

有的人,当时想读,却读不懂,猜不透。以后明白了,理解了,人却已经千里万里。有的人,当时以为读懂了,后来,才发现错了,错过了就错过了。有的人勉强去读了,若干年后,回味,却在内心一再珍惜。

2007/03/14 | 残荷
类别(散文) | 评论(1) | 阅读(109) | 发表于 16:38

  一个飘雨的日子,打破着清晨的宁静。我在漫无目的地走着。像在追寻什么。又或像在遗忘什么,这种感觉莫可名状。在这个有些喧嚣的城市里,孤独的人往往容易受伤,寂寞的人时常感到寒冷,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这个荷塘,昔日的翠绿已成为今日的枯黄。

  初冬季节,寒风袭来,水像打碎的瓷器闪着寒光。一株株残荷,枯黄的叶子卷曲着,在风中微微颤抖。这就是初冬的荷,它曾经拥有的翠绿已消失殆尽。从夏至今,经过塘边时,我总要停下脚步,看着荷的叶子,一天一天地张大,荷的茎像一只纤纤的手,迎着夏风,沐着秋雨,将叶子高高地从水面上举起,同时举起的还有粉红和洁白的花朵,像是美丽的心情。初冬的塘呈现出满目的苍凉,凋零与衰败的荷茎,孤零零地立在水面上,作为荷曾经存在的印记。干草样的荷告诉我,晚秋的风多么萧杀,它的叶子太单薄了,它不能像空中的南飞雁可以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过冬。因为是荷,就必须面对季节的大限。它的绿折损于最后的那阵秋风,那风像刀刃般锋利。风吹到之处,叶子碰撞着叶子,绿被切刈,分解。直到无声地消逝,慢慢地遥逝于我。

  我在塘边悄悄地走着。行人们匆匆地从我身边走过,不向塘以及残荷投去经意的一瞥。显然,残荷是没有吸引力的,人们只关心和注意曾经作为风景存在的荷。我的目光像孤零零的鸟,环绕着塘,仿佛在寻觅什么。我在寻觅什么呢?荷繁茂的季节,塘亦似一片硕大的荷叶,被风吹拂着,人在塘边行走或伫立,缕缕清香沁入五张脏六腑,心旷神怡。痴情的观客,看着绿荷碧塘,目光总停留在缓缓绽开的红莲上,那花蕊里会不会飘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女?然而进入冬季,北风一天比一天吹得紧。当荷枯萎殆尽,塘衰败的样子也令人怜悯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