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3 | 淡淡书香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32) | 发表于 16:02

 尽管现在的我迷恋网络,尽管网络书库多如牛毛,但我独爱那透着淡淡油墨清香的印刷成品书。一天的忙碌后,带着些许疲惫感,庸懒随意地倚靠在书房沙发,在温暖柔和的灯下捧着喜欢的书,自有一古宁静的怡然。心,是实的!


喜欢书,她如同真诚的朋友,在身边默默相伴,安静地道来许许多多,让身边的世界延伸得更广。壑智,幽默,沉着,活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尽情演绎人间种种。婉约,如深山的涧水,悠悠流淌,悄然润泽深山的沃土,草木的绿叶;豪放,如草原的骏马,或奔腾跳跃,或箭般疾弛,激荡起生命原始的活力;真实写尽柴米油盐酱醋茶......细细品味,不仅轻叹奇妙;回头想想,却再自然不过,书原本自真实世界中来,而世界本就纷繁多姿。


读一本书,就感受一方天地。共鸣时会心一笑,像是走进曾停驻在记忆的小屋,熟悉的景物依然静候知音。徜徉其中,亲切与温暖流转心扉;掩门退出时,不免依依。遭遇与自己认知相悖的观点或陌生的领域时,则像突然进入一个从未涉足过的山谷,怪石嶙峋也罢,繁花似锦也好,陌生与震撼是最强烈的感受。慢慢走进,去思考,去追寻,书里书外,探寻一份彼此的认同。也许,不一定能得出截然分明的对与错,却使人不断地思考,在生命中划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

夜深人静,忙完网络冲浪的我,书香仍是伴我入眠的好伙伴,许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从中获益多多。


今晚明天,我又将翻开新的一页,人生不也如此!
 

2007/03/13 | 从历史的尘埃中走过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44) | 发表于 16:01
     
       驰骋在咸阳往西安的高速公路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坦荡碧绿的关中平原一直延伸至地平线。时而掠过车窗的,除了一个个掩映在绿树中的村庄,还有一座座或圆或方的锥形丘陵。“咸阳塬塬高土厚,位置优越,风光旖旎,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成为皇家陵苑。”听着解说,举目张望,那高大的土丘竟是帝王陵墓!“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据说在五陵塬秦都、渭城,帝王将相的陵墓竟多达800多座,可谓东方金字塔群。关中故道的黄天厚土埋葬了十三朝的风华烟云,帝王将相纷纷转身,留下了这座叫做西安的古城。
   
    路过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稠似泥浆黄铜色的河水蜿蜒在宽阔的河道上。姜太公当年就端坐在渭水滩,喃喃自语愿者上钩。周文王求婚于金水畔,民间传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武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一群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帝王,相继在河滩上一个踩过一个的脚印。1300多年的王朝更替,已将中世纪最伟大的都城掩埋,只是历史的河流夹杂浑浊的泥沙,承载千年的厚重仍在默默地流淌。
   
    进入古城,必先经过巍巍城墙。抬头仰望,城门高大恢弘,城墙连绵巍峨。城楼两边,三角旗在落日的余晖里哗哗地响,城墙上据说可容得下六辆大巴并行而过!触摸沉重的古城砖,依稀看到青砖上斑驳的历史印记。西安人自豪地说:城墙
2007/03/13 | 茶样人生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8) | 发表于 16:00


工作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我充实的生活,痛苦的是忙碌中的浮躁。难得在这个清静的下午,独坐阳台上,晒着冬日里暖暖的阳光,为自己泡上一杯朋友送的毛尖,安享这份宁静,这样的日子已经好久不曾有过了。      

我喜欢品茶,主要是喜欢茶的一生。当初茶在青山上,在朝晖夕岚里,她饱沐朝露甘霖,深浴霞光五彩,她临风飘举,绿意盈盈,把满心的春色献给人间。可这位大自然的奇女子,不愿空山寂寥,含恨落寞而死,她甘受掐、压、烘、烤之苦,在水煎火烹中舒展娥眉,含笑而死,把满腔的苦泪酿就一种甘醇献给世人。      

我喜欢看茶,在心平气和之时,冲一杯香茗独坐斗室窗前。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帘,附身桌上看杯中茶卷叶舒,上下沉浮,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别人的,又仿佛整个世界只属于我自己;又仿佛走到了“烹茶鹤避烟,洗砚鱼吞墨”的仙境中去,浑然忘我,却听到自己的心语低诉。      

我喜欢饮茶,是因为茶的品格。有人说寂寞为茶,热闹是酒,也就是人在寂寞之时才能真正理解茶中的真谛,朋友相聚却只有酒才能烘托出气氛。而我更喜欢茶的那种香而不腻,苦却余味的甘醇与芳馨。      

茶定是一位智者,或是一位哲人,要不为何能用自己的青春来阐释人生的意义,能用自己那优美的身姿,舒展的娥眉告诉我们人生的沉浮和得意、高潮与低谷。这就是茶之人生——以身献春,香留人间。      

2007/03/13 | 白鹭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0) | 发表于 15:59

        白鹭是夏日田野里一首绝美的小诗。      

当铁犁铧过田垄,新翻的泥土酿造芬芳,田野到处迷漫醇香气息的时候,白鹭早已等候在盛满甘露的家园。嶙峋的双翼飞越犁头,掠过浅田划出一道精美的弧线,那屏息立于水间的,宛若伊人在水一方。      

走过夏日的田野,随时可听几声泠泠的清歌,随处可见几点扬扬的舞姿,那是小诗里几句清丽的诗句。       

沙上一水禽,招摇四方客。纷至沓来的白鹭,在绿海稻浪中穿梭,俊俏的编写短歌式的诗文。那诗文没有格律的讲究,没有节奏的限制,没有平仄的修饰,是蓝天下一首自由的吟咏。       

人在田间走,鸟在天上飞。人在树边息,鸟在牛肩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在平凡中演绎,划亮了苍穹的精彩。       

田野有了白鹭的光顾,便不再寂寞,寂寞不是夏日的风情。五谷丰登,田野丰腴修葺了白鹭小憩的港湾,翻飞的翅膀守候生生不息的家园。 

2007/03/13 |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类别(休闲娱乐) | 评论(0) | 阅读(9) | 发表于 00:45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节日。其中除夕之夜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迎财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财神”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像,此财神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词语。“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