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3 | 解读赣州古城墙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60) | 发表于 16:13

江西赣州市志称宋代古城墙既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宋文化的核心。其实它也是赣州建城的基础和历史的见证,它为赣州市的进步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座雄伟壮丽的古城墙已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宋代城墙。 
 

赣州古城墙从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从建土城墙的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五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代洪五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余米。这些城墙、城门经历朝历代不断修建完善,特别是北宋中期(公元1056年)改为砖砌城墙后就更加壮观,尤其近来加高、加巩拓宽,这座古城墙又倍加雄伟。它不仅能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而且为赣州开拓了一条风景线。 

2007/03/13 | 划拳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6) | 发表于 16:12

过年了,老家的男人们最提劲的事便是划拳。

等女人炒了菜上桌,主人便拉客落座,自己执壶筛酒。喝过几巡后便越发亲热。此时,主人或请来的陪客便会倡议划拳。客人当然谦虚或掩饰着说自己不会,主人就说“你放一万个心,醉了我家睡”,花言巧语、左情右理的,最后让你只有默认的份。然后主人找一只大小适度的杯子架在菜碗的中间筛满酒,划拳便正式开始了。先是主人给各位见面出关,且见面又从来客里最远或最老的开始。抬手抱拳相互说过“见让见让”之后,便脸红脖子粗地喊起来了:“一定大发”、“两人相好”、“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直到“万事如意”。执壶筛酒的是裁判,具体记下两人赢输的比数并给公杯里添酒,输了拳的便从公杯里倒酒出去,“逢拳半杯劈面一杯”或是“挖禾老”一杯到底,各有不同。

出于礼貌,主人或请来的陪客有时在客人连喝四次后,便老出三个手指头喊“交生”,故意出“老包”输两拳,不要让客人背“腰桶子”(一五拳)或是“背牌”(连六拳),给客人留点面子。但如果碰上个豪饮直爽的客对此便会黑脸发脾气,说“不要让不要让,划到怎样就怎样”,在座的便又齐声附和着说:“是是是,让拳没意思没意思。

2007/03/13 | 国庆游通天岩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33) | 发表于 16:12
 
国庆节休假,本想去外地走走,可有朋友说要来我这里玩,只好尽地主之宜了.看完市区景点,又带朋友到我们这里比较有名的风景区--------通天岩游玩一番.
通天岩,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城西北郊6.8公里处。这里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它既是中国最南的佛教石窟,又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因为“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通天岩。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开创达到了高潮。尽管与我国众多的石窟比较,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积、数量以及造像尺度、规模都不算大,但相对而言,它却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群,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也是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3个山坳、4条山脊和10处岩穴。景区有通天岩、翠微岩、同心岩、忘归岩、广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岩亭、惜春亭和群玉阁等10处景点。还有1946年蒋介石游通天岩时,令江西省主席王陵基建的备囚张学良的别墅“将军楼”(亦称未住过将军的“将军楼”)。这里也还有蒋经国在赣南任专员时,每年避暑的筑穴为室的旧居,及其盛夏舞厅---一座仿古建筑,也是赣南最早的正规舞厅。通天岩之太和山巅,原有元帝阁,60年代初重建,名望江亭(登临确可眺望赣江两岸的旖风光),田汉题额为“群玉阁”。景区还有普同塔、阳孝本墓、仙人井、山门、半山亭等。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二部分。古代石
2007/03/13 | 鱼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7) | 发表于 16:11

    我很少和鱼打交道,主要是没有兴趣,其次是没有时间。

    我不钓鱼,不养鱼,也很少买鱼。不钓鱼,当然主要是由于没有时间,纵然是有时间也不去钓,从来就没有想过钓鱼的事。以前偶尔看过别人钓鱼,垂钓者精力是那么专注,鱼以外的一切,包括他自己,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就想,如果我钓鱼,该用什么样的渔竿,该备什么样的鱼饵,站在水边上,该有什么样的姿势和表情。姿势可能变化不大,表情肯定是变化不小的:钓鱼之前心理应该是很急切的,赶紧的准备,然后去占一个好位置,神色匆忙;钓鱼的过程表情肯定是复杂的,时而欣喜,时而懊丧,时而平静,随之是疲惫;钓鱼之后的表情当然要看成果了,不过自鸣得意的时候肯定没有多少,因为本人很有自知之明,耍手艺的事能让人满意的情况不多。还没去钓呢,光想就这么费思虑,要真去钓还不更累?情绪起伏太大,干脆,也别去钓了,鱼钩钓上来的除了叹息不会有别的。虽然一般人难有姜子牙钓鱼时的超然境界,但钓鱼者只有存一颗平淡之心才能去钓鱼,要是喜悲全由鱼来决定,那就失去了意义。有人就说:钓鱼的关键不在鱼,而在钓。这是很有见地的话。

    养鱼也是有学问的。从前倒也养过几次鱼。说是养,也不过是将鱼放进水缸(盛水的缸,不是养鱼的缸)里,任其自由活动,呼吸吐纳,顶多也就是给它换换水罢了,从来没有想过给它放点什么样的鱼食之类的问题。所以,无论养什么鱼,也总是过不了多久就养死。肯定是不得方法,关键是没有研究过方法。起初得到鱼的时候很兴奋,天天时不时地到鱼缸前瞅一瞅,看看它随意摆动

2007/03/13 | 古城墙情愫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5) | 发表于 16:10

从见到你的瞬间,我便悟出一个真理,造物主赋于人类的不仅仅是辉煌,更多的是一种雄浑的力量,是支撑着人类文明的脊梁。


赣州古城墙不华丽,却雄壮巍峨,气势磅礴,单就那厚实的城墙,那城垣的缝隙里不屈不挠的绿色生命,便足以使我肃然而生敬意。


赣州古城墙象一条盘旋的巨龙,拱卫着古老文明的宋城赣州。登上北门城墙,手扒垛口,极目远望,章水如带,贡水如链,从赣南的万山丛中欢快的流出,到龟角尾,终于汇成了涛涛赣江。浩瀚的赣江,烟波浩渺,滚滚的涛声不绝于耳,江风扑面,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乱了我的思绪。我披挂了满身的沉重,也负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红军当年多次攻打赣州而未能克,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章江贡水,涛涛赣江……恨不能早生几十年,把满腔的热血溶进历史的长河中。


南门的拜将台,(现儿童公园的最高处)是古城墙在南门的主炮台,那儿却又是一番景像。向东远眺,峰山奇峰兀立,怪石嶙峋,有如刀削斧砍,真乃鬼斧神工。我仿佛看见古城墙的一座座炮楼,如持刀操矛的将士,城墙上下,似有剑闪盾击之风。耳边传来杨廷麟、李永茂、万元吉抵抗外夷的战鼓声声――1645年清军攻打赣州,时任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杨廷麟急赴赣州,先后与李永茂、万元吉会同赣州军民浴血奋战,保卫赣州;直至1646年10月清军破城,杨廷麟投市内清水塘殉节。


我抚摸着坚实的城墙砖,那上面有血、有汗、有劳动的艰辛。我的面前似乎变成了血肉相加的空间。曲背搬砖的民工已睁不开双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