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博客入口:http://blog.5d.cn/user33/wqk3604126/
2007/03/13 | 山里哭丧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73) | 发表于 16:17

       哭丧,顾名思义,是死人出葬时亲朋好友们的哭喊。由于这是一次感情真实的宣泄,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虚情假意的做作。然而我以前在山里偶然参加了一次葬礼,却目睹了不少有趣的现象,真正领略到了那里女人哭丧的本领。

  那次我下乡办案,极不凑巧的是乡公安特派员的父亲去世了,而我们又必须要他配合工作,只好在乡政府办公室秘书的陪同下,我来到乡公安特派员的家。

  公安特派员的家在远离圩镇10多公里的深山坳,是个典型古朴的小山村。这天,正是老人去世后的第三天,拣了日子,是钉棺材出葬的时间。按照乡俗,死者的儿孙必须披麻戴孝跪在棺材前,而死者的女儿、孙女、外甥女、侄女等孝女孝子们都必须围着棺材不停地痛哭,直到棺材抬上山下葬后方可停止哭泣。我们一进村子,便很快感受到了一种特别悲凄的气氛,除了到处是纸钱、灵火和香烛外,更多的是呼天抢地的嚎啕哭声,让人听了就想流泪。

公安特派员是个中年汉子,当他听说我们来到时,披麻戴孝地起身赶出来迎接。我们随他进入灵堂,鞠躬默哀后,看见棺材左右有七八个老少女人跪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如同泪人一般,叫人看了好不伤心。哪知,我们刚刚转身,公安特派员的女人一见,立刻爬起身来,飞快地抹抹眼泪,擦擦鼻子,满脸堆笑地对我们说:“哎呀,劳驾劳驾,怎么惊动了你们?快到隔壁坐坐歇歇,喝两碗米酒暖暖身子。”说着,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拉起我们就走,全然没了方才嚎啕大哭带来的“余震式”的抽

2007/03/13 | 秋夜读书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20) | 发表于 16:16
 
     秋深夜长,夜读为乐。
     在书房里,端坐在桔黄的台灯下,柔和的光晕泛出融融的光环,犹如天空那轮圆月,把我和书都呵护在里面,很安然惬意,也很有情调。此刻,我抚着书,借一缕灯光托腮沉思,心中泛起丝丝涟漪,悠远而绵长厖
 以书为友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书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它不择人,无论你是谁,只要你真心待它,它总是诚心回报;它也从不失信,无论什么时候你去看它,它总是在那里静气敛声地等候。书,没有忧人的怨气,你可以将看了一半的书合上,搁在一边十天半月,待你闲时翻开,情境依旧再现。书,是我沉默的朋友,它从不为受到冷落而沮丧,也不为得到厚爱而张扬,它总是默默地将深邃的思想、精辟的哲理、流溢的激情、璀灿的文采掩抑在浩瀚的卷帙之中,在沉默中静静地等待我的光顾。
     天簌俱寂,一书在握,吟哦于四壁之中,神游于四海之外,既可以与诸子百家谈心,又可以跟柏拉图对话;可以是唐诗宋词元小令,也可以是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可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也可以是小桥流水人家。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在纵横笔间演绎内心的精彩。于是,我常常在书中去体会月落鸟啼、江枫渔火的古典境界,倾听跨越时空穿越历史的斑驳钟声,那种感觉就象天上的流云,远远近近,舒舒卷卷。每到此时,我的心也就如同被清风抚过一般,安静下来,沉迷进去。
     在文字的缝隙里,我总是一遍一遍地投入,一遍一遍地翻动,就这样周而复始、往返不止。在那散发着墨香的书页里,我发现了那么多坦然洒脱的灵魂,那么多上下求索的精灵,他们或长啸或低吟、或悱恻或
2007/03/13 | 强牛的眼泪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68) | 发表于 16:15

强牛和老憨是我老家一个村的人,住得离我家不远,也就隔了几栋房子。他们是同年老庚,又是邻居,平时两家关系还是很不错的,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吗。
   强牛性格开朗,还懂医术,乐于助人,但记恨心强。老憨不识字,但明事理,且口才好,经常教育这个的不对,那个的不是,容易得罪人。 
   强牛和老憨在一起,常常喜欢嚷嘴,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但过后也就没什么事了,第二天照样是争得不亦乐呼,农村人就这样。本来,强牛和老憨嚷嘴成为习惯后,大家也没什么,但一次因为地界问题,两家人吵翻了天。 
   老憨认为他家占的理由多,要坚持真理。强牛则认为老憨家的人都在外面工作,凭什么还要那么多地,这回有机会吵,当然就使出了狠劲。吵来吵去,结果双方什么难听的话都出来了。于是好好的一对同年朋友就有了咬牙切齿的恨。 
   强牛放出话来,这辈子若和老憨说上一句话,他就是蹲着屙尿的。老憨则说:你强牛的肚量还不如蹲着屙尿的呢。 
   于是,两个站着屙尿的爷们就会吹胡子瞪眼吐口水,还把阴影带给彼此的家人,两家人都不说话,不来往了。 
   强牛的脾气暴,碰上老憨家的鸡呀狗的到他家的院里或地里,总会被他撵得半死。人类不和,牲口也遭殃呢。见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老憨也想主动缓和关系,但几次鼻子杵灰后,也就没了热情。关系一僵就是好几年。 
   人有旦夕祸福,这话还真是灵验。一次,强牛的老婆还在床上躺着输液,他家的二小子阿才上山打柴,又被一坨滚石砸翻,生命危在旦夕。阿才必须得送医院,但老婆谁照顾呀。强

2007/03/13 | 牛的自言自语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12) | 发表于 16:15

 
为什么非要牵着我的鼻子?其实我会默默地跟着你前行,我的主人,草料的芳香在给我极大的诱惑。牵引我,不是因为我不会走路,牵引我,不是因为我愚笨,这世间,有数不清的智者。牵引我,只因牛是我,憨厚而诚实的我,从古到今无法替代的我,只因我可以利用。
   
如果命运决定我与你同行,在同一片蓝天下,那么,请以更温和的目光俯视我,以更固执的手牵引我,以更亲切的气息贴近我。
   
只有在你的牵引下,我才知道我叫牛,我才知道我的使命,并且惊诧的发现我的存在。
   
别给我太多,因为草料会使我肥胖,所有的恩赐会使我堕落。
   
当第一轮明月挂上我梦中的天空时,我才发现低微的叹声,与天空的对话,与自己弯曲的角对话,将我的哭泣寄托在这窄小的围栏里。我也爱山,爱水,爱日月星辰,我要整个金秋的稻香,我要整个天空的蔚蓝。可当我踏上那条通往晨曦的路,俯视自己的足迹时,你却用你固执的思维,蔑视我的目光短浅。可你怎么会知道,在我的视野里,有一个多么美丽的梦啊!
  
牵着我吧,哪怕百年、千年以后,我还是会默默跟随你前行!

2007/03/13 | 罗汉岩游记
类别(散文) | 评论(0) | 阅读(46) | 发表于 16:14

“五一”长假,受友人之邀,一行六人驱车前往瑞金市的旅游风景区罗汉岩游玩。
 

罗汉岩,位于瑞金市壬田镇境内,距市区约二十公里。景区虽然范围不大,却也包括了一般景区的山清水秀,奇峰险径之特点。其内较有特色的景点主要有三处,颇值得一游。一是蜡烛峰。状如石蜡,直插云霄,无人可攀其顶,特别是明代某著名诗人(不好意思,匆忙中忘了记下名字)到此一游,曾留下一联,曰:“蜡烛峰,峰上生枫蜂做巢,风吹枫叶闭蜂门”,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几成绝对。此联现刻于进入主景点的石壁上,向世人征求下联。二是一线天。一线天长不足百米,宽不足五十公分,最窄处只有三十公分左右,身材较胖者无法攀越而过。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陡峭,几近于垂直,且两侧未加装任何人工扶手如铁索之类,只有那些原始的石阶及石壁两侧经长日久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凹凸不平之处供游人借力攀登。肥胖者和胆小者到此可止步亦。三是油箩滩。此处之名的由来未曾问及知者,笔者亦不知其意。油箩滩全长约两公里,其间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游人必须手脚并用攀爬而过,就是那些所谓的路也有的是一边靠石壁,一边则是深崖;有的则是地面似石镜铺就,光滑无比;有的地方则需侧身弯腰而过,仅容一人穿行,且地上长满了青苔。这一路走来,游人个个狼狈不堪,其状千奇百怪,不堪入目,却个个都开怀大笑,连呼过隐。那些顾忌身份,不屑与民同乐者千万别到此游玩。
 

罗汉岩还有一些景点就不值一提了,与其他景区没什么不同之处,不过就是瀑布啊,罗汉像啊等等,倒是山中古寺香火挺旺的,路上不断能看到一些香客,穿行其间,脸色之凝重,可见其虔诚了。鄙人入乡随俗,竟

日志分类
首页[443]
生活琐记[8]
散文[140]
杂文[138]
童话寓言及诗歌[25]
小说[0]
随感[91]
休闲娱乐[41]